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51节

      土有啥好看的?天天看,不如看祭天。
    原来皇帝老爷祭拜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啊,也需要下跪啊。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我们这儿是黑土!有老者抚须笑道。他们这儿的黑土的确是肥沃,随便撤把种子下去都能发芽。
    而盐碱地上居住的百姓农民们却蹲在地上唉声叹气,满面愁容。
    “这劳什子白土,有什么好拜的,种啥都不长,白费了那么大的土地。”
    遍地白茫茫,十年有九荒。
    【到了现代,我们对土壤的认识和分类就更加全面详细了,但大的分类也是按照这五色来的。】
    【这里有来自于东北的黑钙土,属于腐殖质钙层土,肥力高,适合农业也适合放牧……来自于长江中下游的青土,也被称为水稻土……来自于甘肃的灰钙土,可种植小麦和玉米等;还有来自于阿里地区的白土,其实就是盐碱化的土地,适合种植盐碱水稻……】
    东北的黑土沃野上,金黄色的水稻绵延千里,内蒙的草原上,水草丰美;
    南方的大江大河旁,丘陵上的梯田中,青色的秧苗刚被种下;
    苔凉的西北黄土大地,小麦在风吹下形成一重一重的起伏麦浪;高高的
    玉米杆密密麻麻,成熟的玉米满目皆是;
    福建的红土茶园里,茶树郁郁葱葱;西南的砖红壤里,橡胶林蓬勃生长。
    始皇帝看着这天幕上硕果累累的农作物,内心欣羡的同时也带着疑惑。
    而旁边的扶苏已经说了出来:“后世不种粟和黍吗?”
    这就是赢政的疑惑。回想起之前的几期,出现过农作物的画面里,基本看不到粟的身影。而大秦现在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粟、麦和黍,还有人种菽,稻的话只在南方地区有种植,原秦地并没有见过。
    难道后世的人已经不吃粟和黍了吗?
    还有,那玉米又是何物?
    汉武帝刘彻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这玉米似乎从来没见过?”
    稻和麦都是常见的,但是后面出来的几种作物却看着眼生得很。
    卫青猜测:可能是其他地区的产物。臣在匈奴的地盘上也曾发现一些农作物是我中原大地没有的。”
    只是当时他并不怎么重视。
    但能被仙画提及,肯定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卫青想着下次要是出征匈奴,一定好好的留意一下这些。
    刘彻点头,忽然想起出使西域的张骞来了: 也不知道子文到了哪里?上次来疏说他已在归途,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到长安。”
    看看他能不能带来一些好消息,包括一些新鲜的东西。
    【作为农耕文明,土壤对于我们的意义也不言而喻。每一种土壤适合种的农作物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了适合的农作物,才能更好的提升产量。】
    【看完了土壤我们往下走,接下来是种子馆,关于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以及这几十年来的一些优秀育种成就。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答案,从亩产四百斤到亩产一千斤,我们做对了什么的第二点,那就是我们的科学家们,培育了一大批的良种!】
    一颗种子被包裹在晶莹剔透的亚克力水晶之中,被呈放在黑色的丝绒布上,看上去神圣无比。
    在其下方有一块精致的铭牌,上面写着它的名字。
    但,天底下的农民,尤其是南方的农民,即使不识字,也能认出来,这是一颗小小的稻子。
    水稻!
    李世民作为典型的关中汉子,更爱吃面食和草原上的牛羊肉。
    皇宫中也有南方进贡的水稻,他吃得不多,倒是观音婢和他的一些妃子爱吃。而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是在南方,只占了全国种粮田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全是粟。
    朝廷规定的租赋也是以粟为主。常平仓中所藏的粟米可以保持九年之久!
    “为何不是粟?”他同样发出如此的疑问。
    他以为以粟的重要性,应该排在首位。
    只有正在酒楼中边吃饭边看仙画的赵匡胤,满足的吃了一口白米饭。
    毕竟, “苏湖熟,天下足”,南方地区已经广种水稻。水运的发达让南方产的稻米很快就能运送到全天下。听闻,交趾有一种稻种,叫做占城稻,生长周期短,产量也很高。3
    赵匡胤原本不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种地嘛,农民们自然知道要种什么,但现在,他却对这个开始重视起来。
    “水稻啊!的确是个好东西。”
    他想,或许要派人去交趾那边看看占城稻到底怎么样,如果好白话或许可以带回来,让大宋的百姓们也都种上这占城稻。
    【关于种子的展览先从水稻开始。】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就是中国。而到了现代,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主食就是稻米。在我国,6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它的种植面积占据了全国粮食作物的将近三分之一,而产量更是占到了快要二分之一,是我国百姓吃的主粮里面的主力军!up主作为一个南方人,一天没吃到米饭就觉得好像是没吃东西,可是说是典型的'米饭脑袋'。】4
    一碗白色的大米饭占据了天幕的中心。
    它看上去粒粒分明,晶莹剔透,光是看着都能想象吃到嘴里是多么的软糯弹牙。
    然后是用大米制成的各种食品。
    年糕上点缀一点糖桂花,看上去美味又清雅;长而圆的米粉、薄而宽的米面在滚汤里烫一下,立刻倒在碗里,再加一点辣椒和小香葱,就是南方人常吃的早餐;老年人拿起一块米糕送入口中,眼里带着满足的笑意;小婴儿含着妈妈喂的米糊,手舞足蹈。
    赵匡胤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碗白米饭,忽然觉得不那么香了。
    为什么
    仙画上的那碗白米饭如此诱人?!
    可恶!
    各朝代的百姓们原本是用过了晚饭的,但现在都默默的吞着口水。
    后世的这些食物看着也太好吃了!想吃!
    北方的游侠们正在豪饮,看到天幕后立刻有人收拾行李
    “我决定往南方去了!诸君谁愿一起?”
    刚当上母亲的年轻女性正愁着自己的奶水越来越少,看着嗷嗷大哭的宝宝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候她看到了米糊。
    “姆妈,姆妈!我们也去可以买点米来磨米糊!”
    贫困的农人正在想要去市场上卖点什么东西来补贴家用,被仙画上的米粉和面条启发。
    “我们或许也可以试试做这个!”
    不仅仅是平民向往,就连身在皇宫之中的帝王和权贵们也都欣羡不已。
    这后世的大米竟然可以玩出这么多种不同的花样,看上去比宫中的御膳房和家中的主厨做得还要好!
    赢政、刘彻和李世民都明白过来,为什么水稻取代了粟米成为了主粮。
    唐人还好,料理手法相对丰富一点,大秦人却吃得十分简单,将麦子和粟放在陶罐中简单的煮一煮,煮成麦饭和粟米饭就是一顿。
    如果一种粮食既高产又好吃,那肯定会受到全天下的欢迎!
    观看着仙画的士卿们都打算等回家后立刻让家里的厨子研究一下怎么用稻米做出仙画上的这些食物来。
    饿了!想吃!
    他们在心中默默的把对水稻的重视往上提了提。
    【我们之前讲过,建国时期的时候,水稻的亩产是300多斤,比明清的鼎盛时期还要低。而在清末和民国的时候,因为战乱,这个产量还要更低,大概也就两百斤出头,完全养不活当时那么多的人口。当时我们国家有很多有识之士都出国留学,接触了到了现代农业科学,他们回国之后,就想要培育出产量更高的水稻品种,解决当时的粮食危机。】
    【丁颖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目光注视的领域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杂交水稻!】
    【他也是我国第一个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的人。】
    一所中学的毕业典礼上。
    台下的青年学生们都在讨论着要报考什
    么样的专业,有的觉得文科好,有的觉得工科好,有的觉得商科好。
    这几个学科读出来,都是不愁前途的。
    年轻的丁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目光坚定:
    “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4
    台下一片哗然。
    汇胜之、贾思勰、王祯、宋应星、徐光启这些古代的农学家看了后又是唏嘘又是赞赏。
    不冲着高官厚禄而去,而是坚定的选择了注定要和黄土打交道的农科。
    如此年轻就能想清楚自己的志向。
    此子果然不凡!
    【丁颖教授出生于1888年,当时还是清朝光绪时期,也就是说他的整个研究时期其实正逢民国战乱,环境十分的恶劣。当时的政府鼠目寸光,也不可能出钱来让他踏踏实实的搞科研。哦,不对,他们还是给了钱的,给了260元呢!真是一笔'巨款'!打发叫花子呢!】
    已经从日本学成归来,三十多岁的丁颖在官邸门口拦住一位官员,言辞恳切:
    “甘委员长,我之前向您提交了《改良广东稻作计划书》,不知道您有没有抽时间看过?”
    甘委员长步履匆匆,敷衍的道:“看过了,写得很好。”
    丁颖顿了一下,又跟了上去: 如今我们的水稻产量太低,以至于竟然要进口别的国家的水稻。您只需要将洋米进口税拨出1%给到我作为科研经费,我保证一定会研发出更高产量的水稻,以后再也不用进口!
    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你在家等消息吧。甘委员长登上小汽车,扬长而去。
    丁颖站在原地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所以,丁教授研究的费用完全是自己出的!为了专心的做科研,他在1927年建立了‘南路稻作育种场’,这也是我国的第一个水稻研究专业机构。为此,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而且还卖掉了自己的祖产!】
    仙画前的刘彻表示不能理解。
    他用人大胆,而且毫不吝啬。对自己的心腹重臣,对打了胜仗的三军将士,他向来大方得很。
    此时,刘彻看得直摇头,忍不住骂了一句:蠢货!
    怎能如此对待贤能?
    要是这位丁教授在他大汉,他必将其捧为未央宫中的座上宾!
    想要研究水稻?给万金!
    他冷哼一声,心下想,这个朝廷的官员竟然如此短视,估计也命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