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70页

      这句话由小太监们一个一个地传递出去,等传到门口,太子这才走进殿来,打千行礼,“儿臣胤礽奉旨觐见,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万福金安。”
    “起来吧,你我父子,不必多礼。”
    对于这句话,太子是只管谢恩,但下回再来,该有的礼数却从来不少。
    有些亏吃一次就够了,都读档重来了,还能在同一个关卡挂两次吗?
    “多谢汗阿玛恩典。”
    康熙也早就习惯了太子如此,若是平时,他还会无奈地说上两句,感慨一下儿子真是越大越不可爱。
    但今天他心里有事,看太子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也就懒得在这些枝稍末节上扯闲篇了。
    “你来得正好,昨天太后还和朕提起,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该娶媳妇了。对于太子妃,你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太子妃?
    太子微微一怔,想到了他前世的妻子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温柔贤惠,大气端庄,能容得下东宫的一众侧妃侍妾,又有手段将她们治的服服帖帖。
    这样的人,无疑是极合适做太子妃甚至是做皇后的。
    但她却并不适合做一个妻子,至少不适合做胤礽的妻子。
    胤礽生而丧母,父亲又有太多的儿子,他无疑是渴望亲情的。
    前世对于亲情,母亲他无法期待,父亲他又求而不得,就只能把所有对亲情的期待寄托到妻子身上。
    可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皇室贵妇的模板,对自己的要求唯有贤良淑德,在乎自己的名声多过于在乎自己的丈夫。
    胤礽失望不已,与妻子渐行渐远。
    是人不明所以,想当然地以为太子不喜欢太子妃,是因为太子妃不够美貌,进而臆测出太子喜好美色。
    可谁又明白,在心中,“结发夫妻”的分量,哪里是外在的眉毛可以比拟的?
    回忆只是一瞬间,太子暗暗一叹,压下心思,直言不讳地提出来自己的要求。
    “儿臣希望和以后的妻子,能向汗阿玛和汗额娘那样,琴瑟和鸣,相爱相亲。”
    前世康熙也问过这个问题,但那时候的太子对康熙还是满心孺慕,觉得汗阿玛肯定会给自己挑一个最好的,于是就羞涩而期待地回来一句,“但凭汗阿玛做主,儿臣相信汗阿玛的眼光。”
    结果可到好,康熙果然给他挑了个最好的,规矩最好的,维护自己太子妃地位的手段最好的。
    至于太子好不好,在人家心里,只要太子不被废,那都无所谓。
    如今时光倒转,他又有了一次机会,绝对不会再那么傻乎乎的了。
    想到这里,太子特别强调,“不要规矩太好的,在外人面前过得去就行。儿子是娶媳妇过日子的,不是娶教养嬷嬷过规矩的。”
    这时候的太子,倒是难得显出几分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康熙欣慰之余,笑骂道:“你倒是会给朕找麻烦。”
    听太子提起仁孝皇后,康熙心头也有些唏嘘。
    那是他的结发妻子,是他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拼死为他但下继承人的女子。
    记得两人刚成婚的时候,私底下也会打打闹闹,凑在一起吐槽前朝的大臣、后宫的妃子。
    仁孝皇后本也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只是现实逼得她不得不把规矩刻在身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后越来越稳重,能帮他的地方越来越多,让他能够完全放下后宫事物,专心和前朝的大臣们斗智斗勇。
    只可惜红颜薄命,皇后薨逝的时候才二十多岁,正是桃李灿烂的年华。
    “好吧,朕会和皇贵妃说,不要找太规矩的。”
    “多谢汗阿玛。”太子真心实意地欢喜,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汗阿玛,您和皇贵妃和好了吗?”
    康熙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太子心头一跳,暗悔不该多嘴问这一句。
    按理说,皇父的后宫,太子着实不该过问。
    只因胤禛是皇贵妃的养子,皇贵妃得宠与否,直接关系到胤禛平日的待遇,他就不能不多问一句。
    这两位也不知闹了什么别扭,先是康熙许久不踏入承乾宫,后来就算偶尔去了,也再也不曾留宿过,只是坐坐就走,最多用一顿午膳。
    宫里的人最会看风向,暗地理早有流言传出,说皇贵妃失宠了。
    太子绝不相信,这种流言皇贵妃不知道。但承乾宫那边却从来没有出面制止过。
    双方的应对都如此诡异,让那些有心搅混了水,再浑水摸鱼的嫔妃望而却步,一时间倒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只是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
    太子心念数转,一撩衣摆就跪了下去,情深意切地说:“汗阿玛,汗额娘已经不在了,儿臣只希望您能够一直好好的。
    这些年,眼见承乾宫娘娘将您照顾得无微不至,儿臣暗地里也十分替汗阿玛高兴。只是如今……儿臣实在是担忧您!”
    “无微不至?呵,她是无微不至。”康熙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对太子道,“行了,你先起来吧,这种事不是你该管的。”
    ——只怕表妹的无微不至,不是对他这个表哥,而是王氏那个狐媚子吧?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把王氏带回宫,不曾想带回来一个祸害!
    偏生这种事情他又不好对外说,只能自己憋在肚子里,噎声咽气地把这个闷亏给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