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4页

      “那是什么让你这么着急?”太子脸上尽是好奇,心里却仍旧藏着酸涩。
    “呃,这……”胤禛迟疑了片刻,太子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委屈黯然。胤禛见状,脱口而出,“他不是人。”
    反应过来就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这都叫什么话?虽然他说的也是事实,但这句话从人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在骂人。
    从他的满脸懊恼里,太子得出一个结论:四弟要赶回去见的这个不是人的那位,和四弟的关系就算不是极好,也一定差不了。也就是说,四弟此行没有危险。
    太子放心了,也就不再逗弟弟了,哈哈笑着摸了摸他的脑门,“行了,行了,我逗你呢。你既然想早点回去,汗阿玛那里我替你撞木钟。”
    原本康熙是想着既然已经和胤禛汇合了,就让胤禛跟着大部队一起回京。
    在他的意识里,天底下再没有比帝王行在更加安全的所在了。
    但有太子帮忙说项,胤禛又表示不想耽误了汗阿玛的差事,会请黄九郎用遁术送他回去,康熙只犹豫了片刻,就同意了。
    不过,背着所有人,康熙私底下叮嘱胤禛,一定不要怠慢了黄九郎,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拉拢过来。
    虽然早就已经从智方大师和三弃师太那里知道了两个世界融合的事,但康熙从前一直都在京城,且大部分时候都在皇宫里,已经好久没有接触过灵异事件了。
    所以,直到此次南巡,再次亲身经历了之后,他才深刻地意识到:朝廷需要一股力量,一股能够对抗这些超自然物体的力量。
    他为何一再厚待胤禛?
    因为在他心里,已经替胤禛规划好了日后要走的路,那就是拉拢掌控奇人异士,让朝廷能够有对抗诸般邪祟的资本。
    不过,这些事情他也只是隐约有了一个念头,而且胤禛的年纪还小,和他谈这些需要逻辑的事实在是为时尚早,所以康熙也就没有明说。
    胤禛不知道康熙已经把事情想得那么长远了,闻言随意地点了点头,“汗阿玛放心,我已经知道怎么投他所好了。”
    说什么投他所好,说白了也就是掌握了黄九郎畏惧权势的弱点而已。胤禛轻易不会用这个弱点胁迫他,但若是来日黄九郎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胤禛可就不客气了。
    康熙满意地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门,“朕就知道,没有人会不喜欢朕的四阿哥。”
    谁会不喜欢心思赤忱的人呢?
    “对了。”康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法保求到了朕这里,死活要拜入你的门下,朕已经同意了。”
    “啊?”胤禛大惊失色,“他还真敢去求您呀?汗阿玛也是的,您怎么能同意呢?”
    他满脸都写着拒绝,康熙心头本来有的一点芥蒂瞬间消弭无踪。
    ——也是,小四才多大呢?他又生来调皮,连掩饰自己的情绪都还不会,又怎么会想到结党?
    至于法保那个蠢货就更不可能了,没看索额图的脸阴得都快拧出水来了吗?
    只盼索额图识趣一点,回京之后就和法保彻底分家。这样一来,随着日后小四越来越有出息,赫舍里氏必然会跟着索额图和法保一分为二的。
    而跟着法保这一支的势力,又势必会和原本就支持小四的佟佳氏相互争斗牵制。
    不过,只有他们两家的话,还是不大保险。万一两家达成共识,决定联合了呢?
    所以,还得再来一家,三家相互牵制,才是最稳定的。
    分化制衡世家的力量,几乎是每一个明君的本能。在还可以收拾的时候分化制衡,总比养虎为患,以至于支强干弱尾大不掉要好得多。
    作为一个天生的政客,康熙的心思转得飞快,几乎是眨眼之间,就有了新的决断。
    “等你从洞庭湖回来,也该入学了,到时候朕会给你指派一个好师傅的。”
    听到“入学”二字,胤禛的脸色更苦了。他仰着白嫩的脸蛋,可怜巴巴地说:“汗阿玛,既然还没到入学的时候,咱能先不提这回事嘛?”
    康熙气道:“臭小子,朕是让你去上学,又不是让你去上吊,你至于吗?”
    “不提这事,不提这事。”胤禛双手连摆,实名拒绝继续这个话题,“汗阿玛,在谈别的事情之前,您能先收回让法保拜入我门下的成命吗?”
    见他一脸嫌弃,康熙好笑道:“你就那么不乐意带着法保?”
    “我都快烦死了!”
    想起法保那随时随地都能爆发的沉浸式彩虹屁,胤禛只觉得头皮发炸,“我之所以能忍他这一路,就是想着等见了汗阿玛,就再也不用忍了。汗阿玛,我可是您亲儿子,您不能这么坑我呀!”
    “可是,朕已经答应了,君无戏言呐。”康熙觉得有点对不起儿子了。
    “汗阿玛!诶,诶,汗阿玛,汗阿玛,您这是干什么?”
    却是康熙不想再听他闹腾,不顾胤禛的挣扎,提起他的后颈领,大踏步把他扔出了屋门。
    “砰”的一声,大门无情地在他身后合上,只有康熙神清气爽的声音从门缝里飘出来,“你不是急着回京吗?这就启程吧。”
    “汗阿玛,汗阿玛,儿子还有别的理由,您就再听听嘛!”胤禛跳着脚拍门,守门的太监和侍卫们通通低下头,没一个敢看皇子阿哥的笑话。
    至于他心里笑不笑,唔,大清朝以仁德治国,没有“腹诽”这条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