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明明答应了自己,要陪在自己身边,不许不理的。为什么召唤不来?难道,随离又出事了?
看见时倾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元恺顿时便明白时倾没召来随离,他大大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你骗人!”世外仙人大多会斩断尘缘,哪会跟个凡人相好?
时间紧迫,时倾几次没召唤来随离,很快便放弃了,放软了语气,说道:“阿恺,私事咱们回头慢慢说,你快跟我说,那些山匪,到底是些什么人?”
元恺到底是王府的当家人,深知责任重大,他得对王府上上下下几万号人负责,时倾既然答应他们之间的「私事」回头细说,便也不过份逼迫,便道:“我真不知道那些山匪的身份。”
“和岐州一直有山匪?”
“没有。”元恺断然否定,开什么玩笑,在王府的地盘上,怎么可能允许暴民啸聚成山匪?
“那就是有一伙人潜伏在和岐州,”时倾沉思着猜测道:“这伙人关注着王府的动向,说不定在王府中有内应,王府若是起事,他们说不定会有行动。结果王府没起事,他们便趁着太子返京之际,伏击太子。看来,这伙人,也觊觎着皇位啊,会是谁呢?”
元恺听了时倾喃喃低语的分析,心头一动,叫道:“昭王!一定是昭王!”
昭王,就是靖宁帝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二十年,却在靖宁二十三年,被废为昭王。
要说这世上,谁最跟安若王同病相怜,那一定是昭王。同样都是嫡长子出生,同样最后被剥夺了承嗣权。
不同的是,神光帝厌弃的是安若王的母后,扶持次子上位后,神光帝对这个长子做出了一些补偿。
而靖宁帝是直接厌弃昭王,撸了他的太子之位后,把他撵去封地,明令「非召不回」。
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临到靖宁帝病重之时被废,勒令克期赴封,只差半个月,就可以熬死父亲登基了,换了任何人,都不能甘心。
若说整个大昌国,还有谁敢觊觎皇位,除了安若王,就要数到昭王了。
时倾听了,眼前一亮:“你怎么猜测是昭王?”
“我听父亲说过,昭王曾派过使者,来联络过我们。”元恺说道:“不过,我们没有答允。父亲说,我们是要「拿回」皇位,若跟昭王联盟,就是「谋逆」了。再说了,大家都想坐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子,没准昭王会在关键时候,背后捅刀。”
说到这里,元恺心头越加理清了思绪:“他娘的!他们这个时候派一股人过来,就是准备背后捅刀的!”不管是捅安若王府,还是捅太子,对昭王都有利。
转换思路,从当今圣上和太子的角度来想:安若王跟昭王就是天然的盟友,昭王的人出现在和岐州,肯定是来配合安若王起事的!说不定,王府临时臣服,拖住禁军,昭王的人马去伏击太子,就是两位王爷商量好的策略!
总之,昭王的人马出现在和岐州,什么话都不用说,就是两者之间勾结联盟的证据,安若王府有嘴都说不清。
“糟了!”元凯和时倾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几乎同时惊呼出来。
“怎么办?”凯倾相望着,又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对方。
时倾道:“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洗脱嫌疑。”
元恺道:“对,我亲自带队,跟禁军一起驰援。但愿还来得及……”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外疾走,吩咐候在门口中的小厮春榕:“传话,请三爷去议事厅,要快,立即,马上!他要敢拿乔,就叫他以后永远都别来了!”
时倾跟上去道:“我跟你一起。”
“不用。”
时倾道:“你别忘了,太子在我身边,放了几个人,我会把他们都带上。”
那几个人是太子的眼线,通过他们的眼,去看王府是怎么出力营救太子的,再借他们的嘴,说出他们看到的,这比王府自证清白有力有效得多,能更好地洗脱嫌疑。
“好!”
第38章
营救
三爷楚英豪虽是武夫, 却也知道轻重,很快便召集了五百来个府卫,全是府卫里的精英, 自己率领着, 跟着元恺和禁军一起出发。
兵力上,王府不多, 不占优势,王府的优势在于地头蛇。
和岐州是王府的地盘, 府兵们时常拉到附近山坳里操练, 整个和岐州的地形地貌地势, 都熟烂于胸。
因此, 禁军是驰援主力, 王府府兵主要发挥向导作用。
当援军赶到太子遇袭的山坳时,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大家还能看见太子遇袭之后一路撤退,一路抵抗,一路血水, 一路尸体的惨状。
这处山坳是和岐州通往凤景城的官道, 只是官道双边山势对峙, 且相当陡峭,倒是处伏击的好地方。
和岐州是凤景城的远郊辖县, 并非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 只因那里住着安若王府,才会修筑这么一条宽阔的官道。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在这官道上行走。
三爷楚英豪看了太子遇袭的地点后,立即在地上用树枝划出了周围十里的地形地势地貌草图, 并向禁军首领建议:没有必要把所有禁军摆在一个方向, 先派一股禁军循着太子撤退的路线追下去;此外, 把剩下的禁军分成几大股,让王府府兵带路,把这一片区域全部包抄在内,不管太子从哪个方向撤退,这几股禁军都可以迎头救援,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向打击拦截山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