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85页

      “有了这个,我们的工作就能顺利很多。”白三爷由衷的赞道。
    杨桃溪把她知道的跟白三爷做了交接。
    白三爷还重点的询问了朱升弢的事情。
    无奈,朱升弢“死”是五十几年前的事了,朱家还在世的老人也就那么几位,谁也说不清当时他是不是真的入殓。
    这事查了两天还是一团乱,朱升皙思前想后,拍板说开棺验尸。
    杨桃溪立即就想到了之前给朱升皙的那瓶药水。
    “爹,这都多少年了,开棺验尸又能验出什么来?”朱鹤方惊得差点儿说不出话来。
    “我自有办法。”朱升皙摆手,“至少,要知道那里面是不是真的有尸骨。”
    当年的事情,他越想越觉得不妥贴。
    他都能被人顶着身份过了那么多年,谁知道当年六弟也被人调了包呢。
    老爷子主动提出来,白三爷求之不得。
    于是,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朱家人齐集,先祭祖,把事情告诉了祖先们,然后再动土挖棺。
    杨桃溪既是朱家外孙女又是夏组的人,便也和夏择城一起去了现场。
    因朱升弢当初太小夭折,也没能葬入祖坟当中,而是在边缘位置比好的地方另外立了一个小墓。
    石头垒起的小包前,立着一块石碑,上写着爱儿朱升弢之墓,立碑人是朱王氏。
    朱升皙祭拜后,自己动手搬了第一块石头。
    朱鹤方才带着年轻人一起上去。
    白三爷等人都只有围观的份。
    像这种刨人祖坟的事情,他们当然能不动手尽量不动手。
    很快,一口小棺露了出来。
    第1638章 无法确定(3)
    小棺材质很普通,五十几年过去,有些已经腐烂霉黑。
    挖出来后,又有朱家的长老上来,又是念经又是洒水的一番流程,才让人开启棺盖。
    杨桃溪对这种东西也没兴趣用神识去扫,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夏择城身边等结果。
    棺盖开后,一股恶臭就传了出来。
    站得近的几个纷纷捂着鼻子退开。
    桓丽晏却戴上了口罩和手套上前,她今天穿得很简洁,高领的毛巾配着黑色长裤,外面穿了自制的反罩衣,脚上也包了自制鞋套。
    她站到了棺边,看着里面的东西,皱起了眉头。
    杨桃溪想了想,也找了两个口罩出来用学海3.0改了一下,自己戴了一个,给了夏择城一个,也走到了棺边。
    “桃溪,还有吗?”白三爷忙跑了过来。
    朱云柯见状也跑了过来:“我也要。”
    后面,朱云楚他们一言不发的过来,齐齐看向杨桃溪。
    杨桃溪无语的扫了他们一眼,打描了一打出来扔了过去。
    她真不明白,这种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个个都凑上来。
    桓丽晏已经俯身拿起了一块骨头。
    朱鹤正跟着上来,递给她一个罐子。
    桓丽晏将骨头放进了罐子里。
    杨桃溪看到了罐子里的水。
    桓丽晏抬头就看到了杨桃溪的目光,弯了弯眼睛却没有解释,自管自的在旁边空地忙了起来。
    朱鹤正在边上给她打下手。
    一个时辰之后,桓丽晏得到了一滴水。
    朱升皙这才上前,把随身带着的那瓶药水递给桓丽晏。
    桓丽晏抽了些许药水出来另外装着,才把那滴水加进去。
    那水进入药水中,却没有化开,反而凝结成了一粒有些混浊的水珠。
    “爹。”桓丽晏看向朱升皙。
    朱升皙伸出了手,任由桓丽晏扎针取血。
    血入药水中,同样凝结成珠,但,它却似乎排斥着那粒混浊的水珠,盘旋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的接受,两者渐渐相融。
    杨桃溪皱起了眉头。
    她不知道这样取出来的水珠有没有效果,但看这样的现象,似乎这棺中人和朱升皙有关系,因为只有有血脉关系的人才会相融。
    难道,这里面的人是朱升弢?
    那么之前那个人又是谁?
    “三儿媳妇,怎么样?”朱升皙站在旁边也跟着紧张。
    “再等等。”桓丽晏一眨不眨的看着那里面的两滴。
    又等了近半小时,那两滴才静止下来不动了。
    两滴相融,色泽混浊。
    杨桃溪再次皱了皱眉,能相融,但血脉不近,只是到底有多不近,她也不知道。
    “桃溪,你看看。”桓丽晏看向了杨桃溪。
    “应该不是朱升弢。”杨桃溪缓缓摇头,“但,也不排除年代久远,提取物验证失真。”
    “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朱升弢,也可能不是?”白三爷一下子皱紧了眉头。
    “没错。”杨桃溪点头。
    “看来,只能从那头查了。”白三爷重重的叹了口气。
    无论确定朱升弢是不是还活着,那这条线索等于没用,现在剩下的也就遥城和港城那边了。
    “放回去吧。”朱升皙也叹了口气,示意桓丽晏把骨头放回原处。
    桓丽晏照做,不过,她没有马上离开,还是细细的检查了一番。
    在外人看来,她好像是在帮着整理衣物般。
    做完后,她若无其事的回到了上面。
    第1639章 结论(4补)
    坟重新砌好,又是一通仪式之后,众人才回到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