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章

      张大婶性格非常随和,属于自来熟的那种,虽然和安娜母女没见过几面,但给人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安娜见安嘉华端着包子站在门口,急忙上去接过包子,笑着说:“张大娘,你快进来坐。”
    安嘉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招呼着她进门。xiumь.com
    张大娘第一次进入安家,四处打量着,看着整齐干净的院子,不禁称赞:“不错,弄得挺好,比之前那家人弄得漂亮多了。”
    “家里就我们母女俩,就随便弄弄,住得舒服就好。”安嘉华笑着递上了一杯水。
    “这家里没个男人,真是难啊,你们母女俩生活还过得去么?”张大娘多少也知道安家母女的一些情况,知道安嘉华离异,一个人带着个女儿。
    那个年代,丧偶的常有,离异的却是少之又少。一个女人,无论男的多糟糕多败家,都不会轻易选择离婚的这一步,如果真的离婚,多数都是男人主动得多。所以张大娘的口吻带着怜悯的成分在里面。
    “谢谢张婶的关心,家里就2口人开销,我一个人还算能养活孩子。我们生来就是农村人,吃苦耐劳这点还算做得比较好,孩子也挺好,没有半点需要我这个妈妈操心的。”安嘉华温柔地笑着说。
    “那就好,安娜这孩子我看着就是个极好的,厉害啊,考上了一中,我听我家那混小子说,能考上一中的都是成绩顶尖的,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孩子就是这点好,成绩从来都是排在前面,没让我操心过。”安嘉华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骄傲。
    “我家那位从小皮得很,不爱学习,就整天捣腾家里的东西,拆了装,装了拆,这不,昨天把他爸新买的收音机给拆了,结果没装回去,被他爸打了一顿。他也是个硬气的,就是不服气,昨天夜里捣腾了一夜,今天早上起来,居然又装好了,跟他爸爸嘚瑟。”张大婶说起自己的儿子,又爱又恨。
    安嘉华不知怎么安慰,只得跟着赔笑。
    倒是安娜听了,心里主意就来了:“张婶,我现在不是上一中么,我听同学说,她们身边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去上中专了,可以去学一门手艺,读完中专还可以考大专,到时毕业了还能拿大学文凭,有着高文凭的技工,将来可是很吃香的,张哥哥喜欢动手,说不定能闯出一条道路来。”
    第67章 好吃的包子
    张婶听了,眼睛亮了,急忙问道:“真的?那小子今年刚好初三,照你这么说,初三毕业就让他去读中专好了。”
    “肯定可以的,中专也会到学校去招生,到时让他跟老师说说,中专招生要求不会很高。”安娜笑着回答。
    “哎,那就太好了,他不爱读书,上高中肯定不可能的,让他出来工作吧,这么小,也没人要,就算人家肯要,我也心疼,让他在学校里多学习几年,指不定就像安娜说的,学成了一门手艺,也不怕没饭吃。”张大娘眼里有了期盼,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也不想逗留,急急地回家找人商量去了。
    “快吃,不然要凉了。”安嘉华见人走了,塞了一个包子给安娜,催着吃。
    安娜咬了一口松软的包子,嘴里有了惊艳的表情。
    “真好吃,妈妈,你快试试,这包子做得真好,松松软软的,太好吃了。”
    安嘉华看到安娜一惊一乍的,笑着拿起包子咬了一口。
    “还真的不一样,这包子在清河镇可买不着,外面买的又干又硬,就算刚出炉的也不咋的,这个还真的好吃。”
    “妈妈,这张大娘应该不是南方人吧?这手艺当地人可做不来。”
    “这个还真不知道,我跟她没见过几面,怎么?你有想法?”
    “没有,就是喜欢吃,以后能经常吃到就好了。”安娜心里其实已经有个了初步的想法,但在她没确定下来之前,她不想轻易说出来,就找了个借口搪塞了一下。
    “妈妈改天有空了,跟张大娘学学,学会了做给你吃。”安嘉华不疑有他,笑着说。
    “妈妈真好,我又有口福了。”安娜笑眯眯地咬着包子,又喝了大口汤。
    吃完饭,母女俩又说了会话,便歇息去了。
    第二天,安嘉华又开始忙活着店里的生意,安娜在家看了会书,想起自己搬到镇上,还没认真地逛过街,便出门去了。
    因脚上有伤,安娜也不敢走远,就去了镇上卖包点的地方转悠。
    镇上买包点的只有1家,就在菜市场里面,简陋的石头桌子上摆着几笼蒸好的包子、馒头、发糕等等,上面时不时有几个黑色的苍蝇趴在上面。石桌旁边一个简陋的煤炉子上放着一个大铁锅,里面灌满了水,上面放着几层蒸笼,就这样,居然生意还不错,来买的人还不少。
    安娜想买几个来试试,走上前,问道:“老板,这里都有什么馅的包子?”
    “有肉包、菜包、豆沙、白糖椰丝的,你要什么味道的?冷的还是热的?”老板没抬头,冷冷地说。
    安娜汗颜,想起了刘德华经典广告台词: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行的!
    “冷是哪一种?”安娜问道。
    老板有些不耐烦,指着那几笼敞开的几笼包点。安娜看着上面黑点苍蝇,心里有些反胃,说道:“我要热的,你说的4种口味各来2个,再来2块发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