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01节

      他在京城还在休息,整理房屋的时候,信件终于送到建孟府府学。
    五月初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殷博士收到了纪元寄来的第四封信。
    第一封信,是纪元刚到京城报平安。
    第二封信,是觉得自己会试有些问题,估计要落榜。
    第三封信,则是报喜,他考了会试第一!多谢殷博士的教导。
    而这最后一封信,准确说是两封。
    一封给了殷博士,一封是给府学学政的。
    给府学学政的信件,说得比较客气,比较官方,大概就是感谢府学的教导等等,以及感谢府学的帮忙,以及学政厚爱如何如何。
    殷博士这封信,则很不同。
    又是厚厚一封。
    可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那都是报喜了。
    纪元,被点为状元。
    六元及第,是今科状元!
    不到十五岁的状元!
    这些话说的都快要起茧子了。
    但每个人知道纪元的成绩之后,一定会重复一遍。
    肯定会重复一遍。
    否则,否则都不能表达心中的激动!
    “状元,纪元是状元。”
    “他如今是纪六元了。”
    殷博士说完,整个府学研学处都沸腾了。
    上次学政收到书信来研学处时,还能稳得住。
    这次几乎一路小跑,狠狠抱住殷博士:“纪元是状元!他是状元!”
    “哈哈!我们建孟府府学!出了个状元!全国第一!还考了两次全国第一!”
    会试已经是全国第一了。
    状元更是第一中的第一!
    而且这次,纪元还给他写信了!
    哈哈哈哈!
    状元的信件!
    他以后可以当传家宝了吧!
    研学处的夫子们,都是经历过科举的,他们深知科举到底有多不容易。
    能当状元又有多不容易。
    眼里甚至浮现了自己当时考试的场景。
    那会他们也游御街,当时的状元也在前面。
    没想到,现在最前面的人,是他们的学生。
    这种感觉,真的不一般啊。
    如果说夫子们都这么兴奋。
    那府学 的学生们则更为不同。
    认识纪元的人,忍不住感慨,是纪元的话,好像也很正常了。
    不认识他的,则在一直问,纪元到底是个什么样人啊。
    真的那么厉害吗?
    其中已经回来上学的蔡丰岚,李锦两个人,则被问得最多。
    他们两个是纪元的好友,如今都在府学第一堂读书,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道:“纪元真的考上了。”
    “蔡丰岚,李锦,你们俩的信!”
    这个时候的信件?!
    有人凑过去一看。
    那信件封面上的字极好。
    像是纪元的?!
    确实是纪元写的。
    既然给亲朋好友夫子们写信,又怎么会落下他们。
    信里还说了会试,殿试的情况,并鼓励他们,三年后他们京城见。
    状元的信件啊。
    蔡丰岚扶了扶叆叇,装作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
    实际上心里高兴得要命。
    李锦也差不多。
    不过纪元给他们写信,这一点也不意外。
    纪元可不是个捧高踩低的人。
    但这封信的对他们的鼓舞还是很大的。
    下次乡试,他们一定要考过,一定要去找纪元!
    整个建孟府的府城,都在为这件事沸腾。
    东市第一街自然也听到消息。
    跟纪元交好的周家书坊,恨不得挂个招牌出来,说自家跟状元郎的关系。
    可周家还是忍住了。
    即使他们忍住了,纪元当初做润笔先生抄的几本书,再次被卖空。
    无数人都想看看状元郎的墨宝。
    有关纪元的文章,同样抢售一空。
    没办法,这可是状元。
    是所有读书人心中最高的位置。
    纪元被追捧简直再正常不过。
    周家大少爷想到纪元,再想到他家幸好跟纪元好友蔡丰岚定了亲。
    以后在建孟府的位置,那就更稳了啊。
    好消息一直传到正荣县。
    如果说建孟府府城是欣喜若狂。
    那正荣县无数人户,甚至都要放鞭炮庆祝,就连县学也不例外。
    程教谕看着纪元寄来的书信,甚至还有他堂哥工部程大人,以及吏部商议调任的书信。
    程教谕直接先拆了纪元的。
    即使知道,后两封信件,便是要让他升职。
    可还是先看纪元的吧。
    在知道纪元考了会试第一,全国第一之后,程教谕就知道,纪元的进士稳了,至少也是二甲。
    甚至可能是一甲。
    但此刻拆开信一看。
    状元。
    还是让程教谕有些站不稳。
    走过来的郭训导,罗博士,房老夫子,每个人都收到纪元的报喜信。
    纪元要是只写一封也可以。
    但这些都是他的老师,必然要多花些工夫。
    他们所有人都盯着那信。
    他们的学生,不仅一次考了举人,一次考上进士,甚至还一次考了状元。
    罗博士甚至还给纪元找了门路,想着他要是落榜了,就去国子监读书。
    在国子监任职的前同僚,甚至还在信里拒绝了他,意思是能去国子监的非富则贵,他也没办法。
    语气里还带了略微的不屑,觉得罗博士是不是异想天开。
    罗博士当时心道,果然人走茶凉,而且他个举人,确实没有推荐的资格。
    现在呢?!
    现在他的学生根本不用自己推荐!
    他直接中了状元!
    哈哈哈哈!
    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