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2节

      都是很辛苦的活,工期是四十五天,安五叔就做了四十五天。
    等到十月二十五,再到十一月二十,又是四十天的工期。这四十天更累,要把青储料拉到其他村里,最远的甚至是隔壁县。
    安五叔在运输的工期里,同样出力不少,做满四十天。
    最后得了二两三钱,人人都知道,这是他应得的。
    前两个人的银钱,让剩下村人兴奋不已。
    “赵凤,做满八十五天,也是二两一钱。”
    “同样,满勤两钱,请拿好。”
    赵凤?
    赵凤是谁?
    众人看过去,才知道这是某户人家的儿媳,平时做事就勤快,她竟然也跟着做满全勤。
    那妇人拿着二两三钱银子,腰板都直了。
    不过偶尔听到自己名字,还是让她愣了下,平日都是喊她xx媳妇,今日都知道她的真名。
    这种感觉,好像跟有银钱差不多。
    眼看一个女子,也是得了全勤,其他人更是兴奋。
    他们呢!
    他们虽然不如赵凤,那也不会太少吧?
    这么想的人,自然也是勤快的。
    在这事上偷懒的村人,此刻都不敢让人听到他的名字,毕竟有个人只做了几天,便说累得不行,直接离开了。
    到最后,这位的名字还是被念到,做工几天,就给几日的银钱。
    此时村长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
    有个人看着他道:“明年你别报名了啊,把机会留给别人。”
    谁料不等这人说话,安村长就道:“明年他也不会入选。”
    啊?
    众人吃惊地看过去。
    这点其实也是写在厚厚一沓文书里的。
    如果前一年偷奸耍滑,又或者做不够三十天的,明年就会换人来做。
    安村长心道,纪元还真是规避了所有的问题,让他说这事的时候也有理有据。
    刚刚只领了几日工钱的村民,赶紧道:“凭什么啊!明年我肯定好好干!”
    “今年报名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安村长才不会给第二次机会,顺便把条例念出来。
    “今年青储料从做到运,一共是八十五天的工期。”
    “做够五十天以上的,明年不用报名,直接可以继续做。”
    “做够三十天以上的,可以继续报名,要等结果。”
    “三十天以下的,全都不用来了,求谁都没用。”
    这是勤奋者应得的奖励。
    不对,这是勤奋者应得的。
    一整个上午,安纪村热闹得像是提前过年。
    太好了!
    发钱了!
    大家都发钱了!
    不少村人还在讨论,好像整个安纪村都沾光了。
    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
    这两者都没的,卖秸秆都比市场价要高。
    就算秸秆也少的。
    自己有老人小孩,好像村里也会发粮食,虽然不算多,那也是白得的啊。
    今年的安纪村,绝对能过个肥年。
    就连纪利家都卖了些秸秆,价格也是高于市场价的。
    按照安大海的意思,原本是不想收他家的东西。
    可纪元却让他一视同仁。
    毕竟这事可跟他没有关系。
    而且只是收秸秆,收谁的不是收。
    纪利家只有纪三婶干活,想来秸秆也不多。
    没必要因为自己的私人恩怨,影响村子其他人。
    要是他利用这点权力阻止收纪三婶的秸秆,那其他人呢?
    如今安纪村的青储料是个大摊子。
    安村长,安叔公,安大娘子,安二娘子李盼弟。
    甚至还有张兽医等等。
    谁发个话,就要断谁家正常的财路。
    这跟村霸又有什么区别。
    纪元不屑做这种事。
    整个村子热闹非常,不少人已经在讨论,明日去县城买什么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
    村里一帮懒汉看着,总觉得不是滋味。
    以前他们经常笑话村里勤快的人。
    不就是多种几亩地,多收一点粮,家里人也就勉强能吃饱。
    这日子也没意思啊。
    现在勤快的人不同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挣了近二两的银子。
    再懒的人,也不会对这些钱无动于衷。
    放在县城,也是一户人家不短时间的花销了。
    放在他们村里,更是大钱。
    只要做两年就能给家里买头牛,想想就觉得高兴。
    好像近些年牛价格还低了。
    “要不明年,我们也去试试?”
    有个懒汉开口道。
    他是懒,但他不是不爱钱啊。
    也有人道:“纪三叔,纪元不是你侄子吗,看村长都要等他回来再发银子,这事他肯定能做主,你去说说呗。”
    “对啊,你去说说,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纪三叔脸色难看。
    最近村里发钱,他已经被调侃过无数次了。
    但每次想发火,又强行忍下来。
    纪元那个人会给他钱?会帮他忙?做梦。
    再说,他也不敢多跟纪元说话。
    可身边人依旧不依不饶。
    “那可是纪元,以后考秀才举人的料,听说在县学每个月都是第一啊。”
    “就这种关系,纪三叔你不去沾光吗?”
    “对啊,赶紧打好关系,他爹娘都没了,你可是他最近的长辈。”
    纪三叔不知道想到什么,脸色变的难看,那些懒汉们嘴本来就碎,现在更停不下来。
    就知道说就知道说。
    他能不明白这些道理?
    纪三叔骂骂咧咧,干脆回家。
    好巧不巧,回去的路上,正好看到去往赵夫子家的纪元。
    纪元袖子里还藏着一个钱袋,这是给赵夫子的报酬,还有青储料的盈余。
    两人对视一眼,相看两厌。
    纪元直接往前走,他要把银钱交给赵夫子。
    在青储料这件事上,赵夫子只在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完美做好一个监督的职责。
    但今日发银钱,他是没来的。
    上午那会,是村里工人们发钱,中午吃过饭,另一部分银钱发下来。
    算是管理者的工钱,每个人都是二两银子,两钱的全勤。
    从安村长到安大海,他们都是时时刻刻盯着的,也是从未有一日缺席。
    给赵夫子的银钱同样如此,这是早就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