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2章

      “你看。”雌虫从胸前的口袋拿出一只黑色的扁平机器,咧着嘴说:“伊萨克斯中将还给我们每个虫配置了这个叫终端的机器,很好用,他说从今以后,我们能随时来中心城区玩。”
    路卿笑着:“挺好的。”
    “是啊,这辈子没来过中心城区,好多漂亮的东西,都有点看花眼了。”另一个族虫兴冲冲地说。
    见到自己的亲虫那么高兴,路卿的眉目也舒展开来,眸底的愁绪一点点散去。伊萨克斯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谈话间咄咄逼虫,私底下却已经对雌父的亲族给予了巨大的便利。
    只是,支援的任务包括了风险与机遇,他一直很担心自己的决定正不正确。
    伊萨克斯说的没错,族虫因为雌父的原因成了无须强制参军的黑户,帝国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一群虫进入城区的。
    如今他们的支援起到一定的作用,功“过”相抵,有了身份的同时,也不用参军。
    目前没有听说族虫受伤的消息,说明他提及的防护用具确实有了作用,这样就够了。
    与族虫道别后,医生再次检查了他的身体,得到的结果是还需修养一个月的时间。
    九点整时,病房又恢复了寂静。
    路卿开启终端的电源,回复了朋友及亲虫们慰问的消息,进入直播间的后台,发布了一条已经安然无事的通告后,才施施然地点开老洛克给他发的通讯消息。
    老洛克的消息很简短,都是几个字几个字一蹦。
    他命令路卿立刻开一个直播,来解释网络上的那些流言,完全没有想到雄虫有拒绝他的可能。
    直到昨晚的七点钟左右,他开始气急败坏地发消息,说自己生养雄虫多年,雄虫不知恩图报也就算了,还见死不救,把终端关了,拒绝接听自己的通讯。
    老洛克性子很急,因此说了一堆不好听的话。
    第二天,久久得不到回复的他见路卿真不准备为自己声辩,语气从最开始的“指责、催促”,到后来的“温声软语、打亲情牌”。
    中午更是发了一长段的话,从路卿的软肋出手,说自己是多么爱着他。
    取名叫路卿,而不是洛克的家姓,是因为他雌父的要求。
    他爱着路迎和路卿,所以尊重了雌虫的意见,给他取名叫路卿,希望他能和大众说明这一点。
    至于默默无闻?噢,把全部都是因为小雄虫体弱多病,他不愿意让小雄虫在外受伤,这也是爱。
    老洛克不愧是演说家,从里因到外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诉说了自己的无可奈何以及深深爱意。
    若是当初年少的自己,或许真的会被他说动,毕竟路卿曾真的渴望过雄父的嘉奖和喜爱。
    然而,七年的时间他看透了老洛克皮囊下掩藏的恶意与私心,路卿关闭了终端,已读不回就是他最后的答案。
    清醒了没多久,雄虫又开始困了。
    他合上双目,侧身收起腿,抱着腹前的被子,呼吸逐渐平缓。
    不知不觉已然深夜。
    孤傲的寒鸦扯着嗓子嘶声力竭地喊,刚扇动起长翅飞上亮着微光的窗台,数道纤细的蛛丝勒住了皮肉,猛地一拽。
    寒鸦急促地尖叫了几声,在蛛丝松开的那一刻,立马扇动翅膀,从坠落中翻转过身体,着急忙慌地飞向远处的高空。
    吊在窗台上的虫眉峰凌厉,红眸似血般浓稠。
    他单手拽着蛛丝,一腿屈膝,单脚抵着墙面,见寒鸦真的飞远,他松开蛛丝,如飞燕一般无声地踩上白色的窗台。
    玻璃窗被蓝色的窗帘密不透风地遮挡。
    雌虫看不到里面的场景,略一思量,用手中的丝深入窗缝,拉下里侧关窗的把手。
    窗户“吱吱呀呀”地打开,一阵凉意顺着皎洁的月色悄悄跳进了房间。
    雌虫迅速关上了送来寒意的窗户,无声无息地走到熟睡的雄虫身边,垂头看着。
    雄虫的呼吸绵长,惨白的脸有了几分气色,眼脸下晕染出柔和的淡粉。
    艾勒特保持着这个动作,凝视了许久,久到他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
    直到一丝微亮从天际拉开一道昏白交界的长线,
    天色愈发明亮,窗户也洒下清晨的第一道曙光,落在雌虫的后背,延伸出一道漆黑的倒影。
    艾勒特的视线黏着在雄虫的脸上,贪.婪地凝视着雄虫的每一寸皮肤。
    时钟滴答滴答得作响,他知道医生很快就要来了,但滚.烫的情感令他不愿意离开。
    “一次,两次。”
    雌虫深深望着雄虫,低声说着:“您救了我无数次,我要怎么才能偿还?”
    “就算一辈子厌恶也好……”
    艾勒特弯下腰,前额虚浮地落在雄虫的肩头,轻声呢喃:“您说的纠缠不休,是我的求之不得。”
    话落,艾勒特抬起眼,担心地注视着近在咫尺的面容。
    他想,好白。
    比以前更加虚弱的脸。
    艾勒特的指尖轻触着雄虫温热的皮肤,拧着眉想,都是他不够强大,所以被控制着对雄虫露出丑陋的前肢,甚至准备动手伤他。
    最后,就连自毁都连累了雄虫为他承担后果。
    “您要快点好起来。”艾勒特说。
    “您救下我,将我从黑暗中拉出来,应该一直健健康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