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节
赵峥正犹豫要不要报出那位张千户的名字,忽就见那当值女官从外面进来,禀称太子在门外求见。
第491章 围城
这个‘求见’用的还真是一针见血,完美的点出了皇室的身份地位。
红娘子微微蹙眉,旋即对赵峥道:“你且去外面候着,有什么都等我先见过太子再说。”
赵峥也不是很想和太子打照面,毕竟他连给人做父亲都还没准备好,更不用说是做祖宗了。
于是答应一声,便眼观鼻鼻观心的往外挪。
直到看到披麻戴孝的太子走到门前,他这才加快速度与其擦肩而过,同时微微拱手充作见礼。
太子却是郑重一拱手,道:“好叫赵佥事知道,父皇临终前特地取消了官民人等的婚嫁禁忌。”
嗯?
赵峥下意识脚步一顿,却听太子又解释道:“父皇临终前,说自己这辈子毫无建树,唯一可以称道的,大概就是与民秋毫无犯了,故此父皇特意留下遗诏,免除了官民婚嫁的禁忌,如此,也算是有始有终。”
或许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的缘故,赵峥隐约觉得这道旨意是专门给自己下的——考量到太子认定自己是王家老祖宗投胎转世,这倒也不完全是他的妄想。
反正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赵峥都得感谢这道懿旨,于是又郑重还了一礼道:“陛下果真是仁爱之君。”
至于替万民谢过皇帝云云,那就不是赵峥能够代表的了。
等与太子错身而过到了外面,就见身穿便服的陈佥事,正在廊下出神扶着柱子定定出神。
赵峥略一犹豫,还是凑上去惊醒了她,想从这位陈佥事嘴里,多了解一下左顺门张千户的情况——张玉茹毕竟才来了半年,还谈不上对左顺门卫所有多了解。
那陈佥事听赵峥问起张千户,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道:“既是状元郎亲自邀约,料想天爱必不会拒绝。”
旋即才将张千户的情况、精力、擅长的方面,如数家珍的说了。
按照陈佥事的说辞,这张千户在左顺门卫所,也算是年轻有为,才二十六岁就已经破境两年了——虽然和赵峥没法比,但也只比董扬古晚了一年而已。
本来以她的天赋前程,再加上颜值在女军中也算是中上水平,本该是不愁嫁的那种。
可无奈头次相亲就遇到个奇葩,对方是军户出身,本身属于末流武举人,仗着皮相好得了张千户的青睐,一度与其谈婚论嫁。
谁知就在准备定亲的时候,那男人突然反悔,还跳出来指责张千户水性杨花,理由是:两人还没成亲,她就主动与自己卿卿我我搂搂抱抱,若不是自己极力抵抗,说不定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这事一度闹的沸沸扬扬,张千户因此坏了名声,索性自暴自弃成了象姑馆的常客。
赵峥听的很是无语,都说女追男隔层纱,谁呢能想到女方太主动,还能搞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事儿可万万不能告诉张玉茹。
说完了张天爱的过往,陈佥事最后又建议道:“旗官你就多选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敢打敢拼,也没那么多顾忌——至于百户么,还是成熟有经验的更好,最好是选三十五岁以上的。”
前面这些赵峥都能理解,但最后这个硬性规定,就叫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按理说普通人升任百户的黄金年龄,应该是二十五岁到三十岁。
若是天分出众的,二十出头就能做到百户了。
就算是要找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二十八岁左右也就足够了,却怎么陈佥事一杆子就给支到三十五岁去了?
通常来说,三十五岁还进阶不了通玄境的,基本上这辈子也就没指望了——事实上,超过三十二岁还没破境的,基本就已经可以放弃仕途前程了。
所以到了三十五岁之后,百户们大多都会变成没有盼头的老油条,这样的人维持基本工作肯定没问题,却很难指望他们尽心竭力建功立业。陈佥事看出赵峥的疑惑,张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却只是摇头:“女军这边的情况,和你们到底是有些不一样的。”
赵峥心下一动,试探着问:“莫非也是和婚配状况有关?”
陈佥事吃了一惊:“是玉茹说的?”
“不是,是方才红将军叫我组织新科进士相亲,顺嘴提了几句这事儿。”
“原来如此。”
陈佥事叹了口气,无奈道:“外面都说朝廷准许组建女军,是让天下女子多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路,可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却也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听陈佥事的意思,这女军也是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许多女军都觉得自己若是没有成为锦衣卫,多半就能安心嫁個普普通通的男人,而不至于像现在这般高不成低不就。
也正因为如此,女军往往在二十六岁到三十二岁岁之间,是情绪最不稳定、最难管理的时候。
没家庭的心理压力大,有家庭的心理压力更大,即便是一些看起来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乐天派,也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崩溃。
反倒是三十五岁之后,甭管嫁人没嫁人的女军,心态差不多都已经磨平了,可以放心交代一些任务。
赵峥听完之后,头一个反应就是:红娘子方才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按照她说的,娶个女军回家可以彼此扶持,但怎么听陈佥事话里话外的意思,成了亲的女军一点不比单身剩女稳妥,反倒更麻烦更危险呢?
若是这样话,那自己岂不是坑了兄弟们?
“这叫要问你们男人了。”
陈佥事听了赵峥拐弯抹角的提问,嗤鼻道:“明明是吃软饭,却还总觉得自己是在忍辱负重,每每都要搞出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即便是一开始知道感恩,过上几年也就习以为常,开始变得不知足了!”
这算不算大明版的七年之痒?
听了这番解释,赵峥顿时放心了不少,毕竟能中武进士都是个中翘楚,即便借了妻子的力,也多半会后来居上,更不会被人当成是吃软饭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巩固大后方,而做出‘明智’的选择了。
两人在廊下聊了约莫有两刻钟,才见太子从客厅里出来。
出门后,太子对着这边遥遥拱手,赵峥也忙远远的还了一礼,陈佥事却只当是没瞧见,根本不予理睬。
太子也没多说什么,自顾自离开了宿卫军指挥所。
然后守在门前的女军便寻了过来,让赵峥进去继续奏对。
而与陈佥事聊了这么久,赵峥心下也已经拿定了主意,这千户的人选就定下张天爱好了,张千户在实力和潜力上无可挑剔,而以她当初的经历遭遇,多半会与寇白门投契。
至于象姑馆什么的,料想出身娼门的寇白门也不会太过在意。
第492章 刘烨起疑
和预想中的不太一样,张玉茹听说皇帝留下遗诏,不想影响民间婚嫁后,看起来并没有多开心,反倒还有些失望的样子。
“怎么回事?”
赵峥故作惶恐的颤声质问道:“你、你难道是悔婚不成?”
“呸,胡说什么呢。”
张玉茹抬手在他胸口捶了一记,旋即黯然道:“我只是想着若是能推后半月,叔叔就可以参加咱们的婚礼了。”
“我说呢。”
赵峥将她揽进怀里柔声宽慰。
张玉茹自幼丧母,八九岁又没了父亲,这些年全靠张额图夫妇拉扯养育,说是叔侄,实与父女无异。
如果可以的话,他自然也希望张额图能参与,给张玉茹一个没有遗憾的婚礼,可无奈事情偏偏就是这么巧,刚刚定下婚期,张额图就要闭关破境。
“咳~!”
直到身后传来一声干咳,两人才急忙分开,赵峥回头看去,却是张天爱寻了过来。
这张千户看看红了脸的张玉茹,再看一副没事儿样子的赵峥,脸上涌现出极为复杂的情绪,嘴里却公事公办的道:“陈佥事叫我先去见见寇大人,若寇大人不满意,就省得办调动手续了。”
“那正好。”
赵峥笑道:“遴选百户旗官的差事,我也已经拜托给了宿卫军,正准备回去向寇同知禀明进展呢。”
于是二人辞别了张玉茹,从宫里出来。
途径午门附近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文官前来奔丧了,赵峥还在其中看到了如丧考妣的钱谦益,不过为首的却并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位麻衣高冠的老者。
也不知这是东宫三叟中的熊廷弼还是孙承宗。
熊廷弼是南举一脉的幕后推手,孙承宗旧日则与老乌龟的边军勋贵一脉走的最近,两人成为东宫座上宾,则都是在从次辅位上退下来之后。
如果把张居正看做皇帝,那次辅就等同于是太子——四十年没能上位的太子都忍不住要造反,何况是一百二十年都没能上位的。
赵峥估摸着,他们也未必就是什么复辟保皇党,只是想找个‘强宣称’,团结起来针对张居正罢了。
离开皇宫的范围后,赵峥本来还想和张天爱聊两句,缓解一下彼此之间的气氛。
但张千户也不知是不是被方才,赵峥与张玉茹的亲热画面刺激到了,一路上心不在焉的,对赵峥挑起的话题也只是嗯嗯啊啊的敷衍。
好在路程并不是很远。
等回到北府,寇白门已经入主了东侧第一间套房,赵峥便径自入内向她通禀了此行的情况。
听说赵峥选中的张千户也跟了来,又听赵峥简单叙述了张天爱的过往经历,寇白门果然来了兴趣,当即便命赵峥将人唤来考校。
赵峥出门后通知张天爱进去,自己却是悄悄溜回了涿州厅——以后这里大概率会改名叫顺天府厅。
夏逢龙和周晟都不在,只有程志远在房间一角默默的整理公文。
赵峥喊上他进了自己的小值房,首先问起了寇白门与吴英等人切磋的结果。
程志远简短截要的总结道:“寇大人以一敌二打赢了吴佥事和杨佥事,另外两位佥事见状便没再出手。”
说完又忍不住挑刺:“其实这场比武多少有些取巧,寇大人的实力固然强过两位佥事,可要不付出代价的战胜二人却没那么容易,之所以场面上一边倒,不过是仗着吴佥事和杨佥事不敢伤了她!”
这话里话外,倒有些替吴英和杨起龙打抱不平的意思。
赵峥斜了他一眼,反问:“寇同知实力果然压过他们二人?”
“确实如此,可是……”“没有可是!”
赵峥截断他的话茬,板起脸道:“以后到哪也只这一句,后面多余的不要再说——寇大人可不是一般的指挥同知,连马指挥都要让她三分。”
程志远别的都还好,就是多余长了这张嘴,他要是个哑巴,没准儿早已经升任指挥佥事了。
不过按照程志远的评价来看,寇白门终归还是要差了马宝一线,大概也就是接近地境巅峰的实力。
让程志远回去继续处理公务,赵峥想到红娘子的嘱托,便命人去将刘烨、岳升龙找来,打算同他们两个商量下,组织在京新科进士与宿卫女军相亲的事儿。
岳升龙很快就到了,可却迟迟不见刘烨的踪影。
又过了一阵子才有人禀报,说是刘烨一早就请了假,此时并不在衙门。
“刘烨请假做什么?”
赵峥疑惑的看向岳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