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38章

      他话是这么说,却已经把手伸了出来,和她的手指勾在了一起,末了还用大拇指在她的大拇指上按了一下
    她没忍住笑了起来:“我也觉得这事确实挺幼稚的。”
    容九思瞪了她一眼。
    她早就不怕被他瞪了,因为她发现他就是只纸老虎。
    她伸手勾着他的脖子道:“王爷笑起来很好看,以后不要总板着一张脸。”
    她说完又伸手去摸他的脸。
    他一把抓住她那只作怪的手,沉声道:“没良心的女人,本王待你这般好,你都不愿意喜欢本王。”
    “却还得寸进尺,对本王提一堆的要求,简直就是过份!”
    沐云姝问他:“那王爷要不要配合一下?”
    容九思冷着脸道:“不要。”
    沐云姝继续问他:“那你笑一下,我亲你一下,你要不要换?”
    容九思看了她一眼,闷闷地道:“要。”
    沐云姝没忍住大笑了起来。
    他是真的口是心非啊!
    容九思看到她笑起来的样子,自己终究没能绷得住,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笑完后指着自己的唇,轻哼了一声。
    沐云姝笑着亲了他一口,他便觉得这事似乎也挺划算的,唇角边的笑意压都压不下去。
    她便发现容九思真的很好哄,也很好骗。
    她说她不喜欢他,他竟也信。
    他却不知道,在他拼命护着她的时候,她便已对他动了心。
    她若不喜欢他,又岂会和他这般亲近?
    如他所言,感情这事,谁先动了心,谁便是被动的那一个。
    而两情相悦,却是这世上最美妙的事情。
    沐云姝觉得,还是可以有让容九思再被动被动,要不然就他那傲娇的性子,怕是会得瑟的上天。
    他们还没有回城,元明帝就收到乌延辉命人送来的消息。
    他一收到消息,脸色就十分难看。
    他了解容九思,这件事情容九思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253章 容九思他怎么敢!
    元明帝直接去找太后:“母后不是说沐云姝是被人占了躯壳,她的神魂不稳,护国寺的方丈能灭了她的神魂吗?”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她现在安然无恙?而方丈和陈嬷嬷却出了事?”
    昨夜乌延辉把方丈和陈嬷嬷带回来的时候,元明帝就去找过太后一次。
    太后立即找太医去给方丈和陈嬷嬷看病。
    太医看完后回来回报,说方丈的状态十分奇怪,他的伤不重,但是却已经没有生机,似被伤到了魂魄。
    至于陈嬷嬷,她则因为脑部受了巨创,虽然人没死,但是就算是救活了她,她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傻子。
    太后知道这件事情后十分震怒。
    她完全不敢相信,方丈和陈嬷嬷一起出马,竟都没能搞定一个沐云姝。
    唯一的好消息是当时沐云姝还没有醒来。
    太后认真分析一番后,认为方丈已经得手,沐云姝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太后恨沐云姝,但是真正要对付的人却是容九思。
    如果容九思真的如他说的那般对沐云姝情根深种的话,就能在这件事情上好好做做文章。
    这事只要操作得当,就能让容九思失控,他们就可以趁机杀了容九思。
    这才有了今天的两道圣旨。
    只是现在谁来告诉她,沐云姝怎么就醒了?
    她黑着脸道:“我哪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方丈传来的消息明明就说沐云姝已经被离了魂,被金丝缚所伤,必死无疑!”
    元明帝沉声道:“母后就没有想过,你被人骗了?”
    太后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皇帝的意思是方丈骗了我?”
    元明帝冷声道:“布下阵法的是方丈,但是他现在已经醒不过来了,没人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若是方丈还醒着的话,或许能为他们解答。
    但是方丈被金丝缚反噬,伤了神魂,已经再也醒不过来了,他们就算是想去问,也没有办法去问了。
    太后深吸一口气道:“沐云姝也太邪门了!”
    陈嬷嬷若是没事的话,她还能问一下陈嬷嬷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眼下陈嬷嬷也重度昏迷不醒,醒来也可能是个傻子。
    她心里有些埋怨陈嬷嬷,她明明交代过,沐云姝太过邪门,让陈嬷嬷不要亲自动手,没想到还是这样子。
    元明帝此时没心情跟太后讨论沐云姝邪门的事情,他急的是另一件事情:“朕下了圣旨,说沐云姝是妖。”
    “现在沐云姝醒了,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她是妖。”
    “以容九思的性子,此事断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一定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他一旦闹起来,朕……朕的脸往搁?”
    太后也头疼。
    她骂道:“都怪巩先生太过无能,那一次竟都没能毒死容九思!”
    “他若死了,哪来这些事情?”
    元明帝听她这样说,心里十分失望。
    这一次的事情,他原本不是太想插手,是太后一直在怂恿他。
    眼下到了这一步,就很难善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罢了,朕再从国库里赏些东西给他们,推个人出来担下这件事。”
    这种事情找个臣子来背锅就行,至于让谁来背这个锅,元明帝心里很快就有了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