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2章

      “本是有求于上神,现在是有了更好的人选。”
    他带着韶宁走进常住的木屋,屋内摆放整齐,一应俱全,放置必备物品外还留了一大片空间。
    他请三人落座,转身沏茶。
    “千钧玲珑骰碎片已经给了神妃,可见苍劫氏的诚意。不知能否用它换我族一个小小的请求?”
    韶宁低头见茶叶在滚烫的开水中翻涌,问:“你想要什么?”
    “锁龙井,底下镇压的不是恶龙,是苍劫氏的命脉。”
    见韶宁拿出孽海天河,他未接,声音舒缓,向她解释来龙去脉。
    苍劫氏曾有恶龙为祸人间,天际如河流向下倾泻河水。
    河道密布的万道河发了洪灾,人间被洪流淹没成一片海洋,死去上万人。
    这即是苍劫氏犯下的孽海。
    诸天动怒,命魏枕玉除苍龙,平众怒。
    那个时候的法制观念等体系不够完善,血亲复仇观念影响深远,延伸到百年以至千年后。
    黎民向承平宗递血书,要求一命抵一命,苍劫氏的族人才五千上下。
    魏枕玉于忘山斩龙后,未应黎民呼声屠尽苍劫氏。
    但也差不多。
    为了惩戒苍劫氏犯下的罪孽,他将苍劫氏命脉封于锁龙井。
    唯一破解之法是待苍劫氏赎清罪孽,封印自破,孽海天河中的灵魂才能再入轮回。
    如果赎不了,就相当于把当年的死刑换作了死缓。
    如果赎清,便是一笔勾销。
    但是苍劫氏走向消亡,直到青年这最后一代,也未能解开最后一截锁链。
    “恳请神妃解开封印,让族人魂魄入轮回,留我一人继续赎罪。”
    苍劫氏世世代代维系着云烟镇的安危,这就是他们赎罪之心最好的证据。
    眼前人将孽海天河以及古南浦一切都解释给韶宁听。
    魂魄久而不归于轮回,会在尘世消散。所以先辈征得魏枕玉首肯,做了孽海天河这一颗水晶球一样的法器。
    保全孽海天河中魂魄不散的方法是,记住所有死去的族人。
    一年,十年,百年,他们永远活在生存者的记忆里。
    而古南浦中所有居民都是曾经生活过的苍劫氏族人,他们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死去那一日。
    所以他们记不住来往的客人,他们不吃不喝,所做的一切都是日复一日的轮回。
    作为苍劫氏最后一个族人,他将族人的魂魄放入古南浦,利于记得对上每个人生前的姓名、面容及性格,好保全他们完整的魂魄。
    “镜妖来到云烟镇,曾与我有过共谋。”
    “他要我手中的尘寰溯洄双珠的碧珠,声称能新造一片天地,拥有全新的轮回与三道六界。在镜中天地,苍劫氏的族人能够投胎转世。”
    后来他发现镜中天地根本不能凭借双珠中的法力完善建立,必须以吸取他人生命为代价,壮大镜中天地的力量。
    再利用无辜者记忆中的山河,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天地。
    他摊开手,手中一颗宝珠,颜色青碧,这就是之前在古南浦见过的湖泊。
    “那镜妖说,这是神妃的故人之物。”
    第155章 魂化星子,一望隔世
    这颗碧珠维系着古南浦魂魄的来回,也是他与温赐斗法时借助的力量来源。
    “所以在古南浦帮助你逃跑那人,是镜妖?”
    他不答,算是默认。
    镜妖能力特殊,既能再造天地,转移法力应该也是小菜一碟。
    韶宁说服了自己,继续听他道。
    当时镜妖选择了云烟镇,派去妖兽夺取镇中人性命。
    他不能忍受苍劫氏命途上再添一笔孽债,但镜妖生性狡猾,又有尘寰溯洄双珠中的金珠傍身,与镜妖相斗最后只能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于是他向承平宗递了青书,“没想到上神亲自来了。”
    魏枕玉好像丝毫不关心苍劫氏的生死,他本来想主动去寻求魏枕玉帮助,结果亲眼目睹韶宁将其一箭穿心。
    都说上神老婆跟人跑了,想来去找他也是触霉头。
    后来他知晓上神大婚,韶宁与魏枕玉结为道侣,她一定有了神纹,获得神明大部分的权能。
    所以他以碎片为诚意,引韶宁再入云烟镇。
    “神妃有了解开封印的权能。”
    韶宁接过他手中碧珠,二十七是一双异瞳,一只澄碧莹莹,一只金光昭昭。
    他给的筹码多到她不得不动心。
    多年来苍劫氏在云烟镇做出的付出确实存在。见韶宁还有犹豫,他继而道:“那日来到云烟镇,上神就知晓了我的存在。”
    “解除封印必定会唤醒神纹,若上神不允,我们无法解开封印。”
    以魏枕玉的本领,他一到云烟镇就知道了封印的状况,苍劫氏的罪赎清了大半,封印只差最后一截。
    当初设下锁龙井是为了平息众怒。按照太平道救苦渡悲、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义,魏枕玉也不是古板苛刻之人,苍劫虞还以为他会顺手解了封印。
    但是上神对这些视而不见。
    往深处想,苍劫虞倏尔知道了理由。
    他唇线微弯,难得揶揄道:“上神对神妃,如传言一般......一往情深。”
    魏枕玉对尘世一切都了如指掌,必定知道苍劫虞所求,和在韶宁古南浦相遇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