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2章

      “嗯,所以咱们不买桃树苗,咱们自己育苗,等苗子长好了,还得嫁接,这样长出来的桃子才会又饱满又多汁,又圆又好,有了卖相还愁别人不来买嘛。”
    “嫁接?这技术你也会?”
    黄桃树嫁接他们村里也不少人会,只不过嫁接的技术不怎么好,成活率太低。
    以前后山上就有几棵果树,结的果子又酸又涩,村里人都不喜欢,嫁接过几次都没活,后来就给砍了。
    吴秋月毫不心虚地点头,“会。”
    她打算用空间里的桃树苗,不仅能增加成活率还能结出水分更足,分量更足的桃子,关键现在有塑料膜,嫁接的时候也能增加成活率。
    “等咱们的桃子能挂果了,大伯再去联系镇上,他们肯定会答应。”
    看着利益就在眼前,她就不信那些人还能不答应。
    “嗯嗯,秋月说得对,那咱们开春就先育苗,明年就能种上一批。”
    “对了大伯,这两年咱们也不能闲着,草莓种植的时间短,可也不是全年能种,所以,我打算在村里再成立个酱菜厂。”
    “酱菜厂?怎么想着弄这个?”听说是想建酱菜厂,他略一沉吟觉得这事怕是不好销售。
    吴秋月就把跟她妈说的酱菜的好处说了一遍。
    “我明天就让我妈做一批酱菜出来,我二嫂到时候也跟着学,等她们做出来,我拿来给大伯尝尝,若是可行,就得大伯操持了。”
    “行,那你们尽管做,做成了又是件大好事。”
    商量完事情,吴秋月就先回家了。
    大伯母刘玉翠看人走了才端着菜进屋。
    “秋月那丫头来说啥了?我怎么瞧着你这嘴巴都快咧到脑后根去了,是好事?”
    吴富贵高兴完还感叹一句,“好事,天大的好事啊!这事要真办成了,估计咱们村的工分都能长几倍。”
    同样是从老祖宗那棵根芽上发出来的,咋差别就这么大呢。
    “啥?你说真的?”
    几倍啊!
    说起来他们村的工分已经是周围几个村最高的。
    别的村不是三毛就是两毛五,就他们村今年都到四毛二了。
    这要是再涨个几倍,那不得一两块钱!到时候一家人的工分都能分几百块。
    大伯娘是真不淡定了,一连串的追问下,吴富贵把秋月刚才的计划告诉她。
    刘玉翠震惊过后一拍大腿,“要不说知识就是力量,秋月这个读过高中的就是好,啥事都会,关键还不藏私,咱们村有她在可真是不愁了!”
    “你说得对。”吴富贵也感叹。
    “孩子爹,咱们家几个孙子也老大不小了,要不今年也送学校去,读多读少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嗯,我也这样想,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说。”
    “对了,明天别忘记跟秋月拿草莓种子,咱们两家先育苗,等出了正月苗子都能长好,让村里人再过来挖。
    对了,过去别空手,把晒干的蘑菇拿上一篮子,女婿还在二弟家呢,也给他们加个菜。”
    野生蘑菇晒成干货,村里人都会带去黑市换点粮食,这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
    “嗯好我记住了!”
    吴秋月回了家里,见院子里静悄悄的,去了后院,看着她妈已经将杂物间收拾出来。
    临时用木板搭的床,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褥子,还有崭新的棉被。
    “你过来干什么,到处都是灰尘妈再擦擦,你先出去吧。”
    “妈,我来帮你吧。”
    母女两个擦得快,陈玉兰开口道:“跟你大伯都说好了?”
    “嗯说好了,这两天我先教你跟二嫂做酱菜,做好了先让大伯尝过再送去镇上,等确定下来,妈你就是酱菜厂的厂长,二嫂也是技术主任。”
    “啥?我当厂长?闺女,你嘴瓢了吧,妈都一大把年龄了咋能做啥厂长。”
    更何况她大字不识一个,谁家厂长能是文盲。
    “大伯来当副厂长啊,交流卖货的事交给他管,你就负责抓产量跟质量,这两项不需要学问,不过基础的计算还得学,趁着农闲,这几天你跟二哥二嫂都得跟我学习。”
    “啥?还要学习?”
    她都快六十的人咋还要上学呢,就她这十根胡萝卜怕是连笔都不会握,愁啊!
    第323章 进山单独相处
    “妈,您不用担心,您可是最聪明的妈妈,不然怎么能生出我这么聪明的闺女,所以您肯定能学会。”
    有吴秋月加油打气,陈玉兰觉得试试,这是闺女给她找的好工作,学就学吧。
    吴秋月自然也有她的私心。
    距离高考还有一年的时间,她想让家里人做点轻松点的活,她妈如果成了酱菜厂厂长,就不用下地赚工分,前几个月把工序安排下去,后面几个月就只盯着把关就行,每个月还能有工资拿,自然是赚钱又轻松。
    至于二嫂,明年上半年得生孩子坐月子,照顾孩子,下半年就能进厂工作,还有一点,吴秋月想让二哥跟着车队那边打好关系,没准还能跟着出车,到时候跟着老师傅学会开车,那以后酱菜厂的运输都能靠自己村解决。
    还有一点,运输队里没有关系很难进得去,依着她跟孙铁头的关系,找他多带带,二哥应该没问题。
    今后就算她带着爸妈去了京都二哥这边也能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