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66章

      到底是诡计,还是田章真心归附?
    第四百二十二章 嫡子
    “此必是司马孚之诡计!”卫瓘直接下了结论,“田章若是要投降,当初我军拿下陇右时,他就该联系我们,为何要等到现在?”
    杨峥觉得也是如此。
    如果这个时候介入陈仓,肯定会跟姜维起冲突。
    不管暗中与蜀国有多少龃龉,只要没撕破脸皮,就有合作的可能。
    将来司马昭反攻时,蜀军在秦岭中吼两嗓子也是重大支援。
    “所以将军不妨静观其变。”卫瓘劝道。
    杨峥摇了摇头,“陈仓乃关右重镇,若在司马氏手中,将来必以此为基进攻陇右。”
    “将军要夺下陈仓?”杜预道。
    “姜维进占扶风,实则是我军之翼护,不妨助姜维拿下陈仓。”军事上,杨峥还是有些见地的。
    没有陈仓,蜀军大概率不会经营扶风。
    只会掳掠一番,掉头退回秦岭之中。
    而有了陈仓,姜维就有了前出关中的基地,蜀国的势力就会进入关中。
    不管蜀国怎么内斗,却与曹魏是不折不扣的死敌。
    也就是说,蜀国不会和司马昭一起联合弄自己。
    所以姜维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杜预很快就明白的心思,卫瓘则干笑了两声。
    “令尹春出游骑于关中,扫略关中各大屯田,周旨出陇山,挡住司马望,田章若是真心归附,人退回陇西,城池归姜维。”自己吃下陇右,也该给姜维喝一口汤。
    两天之后,就有消息传回。
    不过不是陈仓,而是雁门。
    刘珩的联军居然攻破雁门,草原诸部长驱直入,与赶来增援的王氏、郭氏、刘豹军大战。
    一盘散沙当然敌不过顶级门阀,还是顶级的将门。
    刘豹的三千匈奴骑兵战力也颇为强大。
    刘珩、马延撤回云中城,诸部联军一心劫掠,自然不是对手,但也不甘心就此撤退。
    在并州境内你追我赶。
    庞青的回信中建议正好趁此机会,把漠南诸部一锅端了,然后袭扰幽州。
    杨峥与司马家扳手腕,被灭的却是漠南诸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怎么打就是他们的事了。
    杨峥派出使者,让北地、朔方、九原三郡全力配合。
    反正要给足司马昭压力,他不在乎并州,幽州要不要?冀州要不要?
    这些地区被经营了几十年,为司马家提供源源不绝的粮草和援军。
    此番轻骑远袭,刘珩与庞青给杨峥带回了足够的惊喜,也带回了不少惊吓。
    一个深思远虑,一个杀伐果断。
    这种屠城的搞法,将来肯定是要落人话柄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这个铁血手段,云中、定襄二郡会这么轻易的到手吗?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大家客客气气的推杯换盏。
    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曹操起家时,什么缺德事没干过?
    这时代的主流就是杀伐。
    更何况死在他们刀下的多是异族,而云中、定襄二郡本就是汉家故土。
    这么多年的培养,青营终于出了几个人才,关键他们年纪也不大,未来可期。
    “将军,生了!生了!”内府中侍女欣喜的前来报。
    杨峥也是大喜,有了这个孩子,夏侯芷不用再愁眉不展了。
    “儿子还是女儿?”
    “禀将军,是个公子。”
    “母子可都平安?”
    “一切甚好、一切甚好!”侍女笑的合不拢嘴。
    “赏,内府之人,每人一匹蜀锦。”杨峥大手一挥。
    与蜀中贸易加大之后,蜀锦、茶叶便如潮水一般涌来。
    换回去的也多是金玉宝石、胡椒香料,还有不少蒲陶酒、貂氅等奢侈之物。
    谁在享用这些东西,一目了然。
    “谢、谢将军!谢将军。”侍女大喜过望。
    一匹蜀锦价格不菲,差不多二两金子,足够他们的家人半年衣食无忧。
    整个内府,侍女下人一共也才两百来人,两百多匹蜀锦也算是对他们这么多年勤恳的酬谢。
    府中立即欢声笑语,笑靥如花。
    夏侯芷的寝居前张灯结彩,还铺了长长的西域地毯。
    杨峥一贯禁止铺张浪费,自己平常吃的也就两荤一素,其他三女也都是苦出身,没太奢侈,衣有锦、食有肉就满足了。
    唯一奢侈的也就夏侯芷,夏侯家几代钟鸣鼎食,一时之间肯定改不过来。
    杨峥多次规劝,夏侯芷稍稍收敛。
    今日大喜的日子,也就不在乎这些了。
    屋内几个女人叽叽喳喳的,把在杨峥挡在屋外,说是不吉利。
    听着屋内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杨峥站在门外傻笑了几声,心中大石也算落了地。
    正妻没有嫡子,自然是大忌。
    时间长了,夏侯芷这个位置也很难坐稳。
    于私,杨峥与夏侯芷也算感情深厚。
    于公,凉州多多少少是吃了曹爽、夏侯玄的政治红利,而且会一直吃下去。
    有了这层关系,关东士族多多少少会卖个面子。
    夏侯玄三族虽然被夷灭了,但夏侯惇、夏侯渊的传承还在,夏侯氏依旧是关东大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