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0章

      “颜回还没有到那个高度。”
    嬴政此时心里已经是充满了好奇,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那颜回是什么时候成为了颜子,又是为什么成为颜子呢?”
    陈珂看着嬴政好奇的眼眸,轻声道:“这就是儒家的第三步。”
    “他们要让孔子称赞的人成为「贤才」。”
    于是,这其中最得孔仲尼喜欢的颜回,甚至得了孔子亲口赞赏的颜回,就成了颜子。
    陈珂看着嬴政道:“孔仲尼曾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一步,是让孔仲尼称赞的人成为「贤才。」”
    “儒家完成了。”
    “而孔仲尼称赞的人成为贤才后,那么孔仲尼的地位定然要比弟子更高。”
    “于是,孔仲尼便成了「圣贤」。”
    陈珂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而后,更加离谱的事情出现了。”
    “于颜回一样,较为出名的七十二位弟子,便成了「七十二贤」。”
    “这便是用一个人,带动了其余的人。”
    “陛下,您觉着这个方法可怕么?”
    嬴政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感慨:“的确是可怕。”
    “而且,这还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陈珂点头:“不错,这还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逻辑自洽的完善后,儒家终于将自己的内部整理好了。”
    “虽然「七十二贤」、「圣贤」的称呼只在儒家内部承认,但他们有信心让天下人都承认这个事情。”
    “于是,他们便开始了这个计划中最漫长,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让天下人不得不、甚至争着抢着想要承认儒家的学说。”
    “他们知道,贵族们是不会喜欢儒家学说的。”
    “不是因为孔子言「仁」,更加不是因为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陈珂微微一笑:“陛下,您觉着当时的列国豪强们,为何不愿意采用孔子的学说?”
    嬴政直接开口道:“因为「克己复礼」。”
    他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嬴政太了解那些国家的王了。
    因为他曾经也是其中的一位。
    “孔仲尼言「克己复礼」,复的是周礼。”
    “天下之人,谁愿意继续当周的臣子?”
    “所以,孔仲尼的学说,自然不会被列国重用。”
    陈珂表示赞同:“不错。”
    “但那些弟子们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孔仲尼最重要的主张,他们没有那个本事去更改。”
    “所以他们便想到了自己老师最出名的事情,教徒。”
    “儒家弟子中,有将军、有国相、有豪商,他们在一起之后的力量十分巨大。”
    “他们开始四处散播儒家的学说,就像一只蚊子一样,疯狂的分裂。”
    “一个人收几十个弟子,这十个人中总有十几个成才的”
    “而这十几个人每个人都收几十个弟子,这几十个就变成了几百个。”
    “后来变成几千个,几万个。”
    “于是,哪怕这些后来的弟子不成才,天下之儒生变多,也成了一个定数。”
    “就像现在这样。”
    陈珂看着嬴政,嬴政同样知道,接下来的话,就说到关键了。
    “然后呢?”
    陈珂轻笑一声:“然后?然后便是想办法让皇帝、亦或者王信任他们。”
    “陛下天子纵横,太过于惊艳了,应该打了儒家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没有想到天下竟然能够再次一统。”
    陈珂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们最开始的想法,应该是一个个的小国侵蚀,然后让天下诸国都采用儒家之法。”
    “而现在,他们则是需要陛下。”
    “但大秦的国策便是「法」、「秦律」。”
    “他们晚了一步。”
    “所以他们要想办法。”
    “此时的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让陛下或者下一个帝王废除秦律,重用儒家。”
    “第二:推翻大秦,在下一个帝王还未出现的时候,投靠他。”
    陈珂眯了眯眼睛:“博士宫的出现,淳于越的出现意味着他们选择了第一项。”
    “但陛下因为扶苏喜儒且迂腐,对儒家开始憎恶。”
    “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落空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二个计划,他们想要毁掉大秦,让天下再次战乱。”
    陈珂感慨了一声。
    “陛下,方才顿若将军所说的那些儒生就是左证。”
    “他们想要激怒陛下,从而让陛下坑杀了他们,然后陛下杀他们的原因就会在他们的口中淡化。”
    “儒家会不断地强调陛下坑杀儒生的事情。”
    “而之后,他们还会做出来一些举动,令陛下将民间的书籍焚烧,收入皇宫中。”
    “这个举动经过他们的散播,会成为陛下是昏君、暴君的另外一个左证。”
    嬴政坐在那里,这个时候的他十分冷静。
    “即便如此,他们又能如何?”
    “朕还在,他们敢反么?百万老秦军还在,他们敢反么?”
    陈珂微微摇头:“他们当然不敢,所以他们会让陛下崩殂,让陛下不信任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