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表姑娘可不能什么都信 第47节

      当初堂兄告诉他,伺候表姑娘是一件美差,她还半信半疑,如今看来,的确是一件美差。
    这时,春罗从外面回来,递给沈云簌一封请帖,请帖是镇北侯府送来的,明日是魏家的家宴,要她和沈时尧一起过去热闹呢。
    沈时尧接到宫里诏书,要他亲自面见永徽帝,断然是去不了。
    好些天未见魏惜和魏老夫人,沈云簌还是有些想念的,这次回去,自然要准备一些薄礼,她按照每个人的喜好写了一张单子,交给陈农去准备。
    魏老夫人礼物的她是亲手秀的一副仙鹤图,魏惜则是一副亲手做的耳衣,耳衣上绣的是两只可爱的兔子,她这个喜往外跑,有了耳衣,就不怕冻耳朵了。
    翌日,沈云簌起的很早,春罗也认真仔细的给沈云簌梳妆。
    沈云簌在一众发饰里看到魏临送的那一枚簪子,上次她答应过魏临会戴上它。
    若今日就戴它,会不会显得太刻意了,可若不戴,魏临看到会不会说点什么。
    好在它小巧,便春罗戴在不易被瞧见的地方。
    春罗不懂自家姑娘的小心思,只能照着她说的去做,明明这么好看一支簪子,为何要藏起来。
    比起昨日,今日风小了不少,但依旧冷得厉害,随便泼地上一碗水,不一会就结了一层冰,出了门后,沈云簌一刻离不开汤婆子。
    来到镇北侯府,大伙都已经到了。
    沈云簌进了厅堂里,放觉屋里屋外是两个季节,林嬷嬷上前来接应。
    “表姑娘可算来了,老夫人方才还问姑娘你呢,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就差你了。”
    推开隔扇门,沈云簌随着林嬷嬷进去。
    魏老夫人见到人来,忙招呼沈云簌坐过去。
    这里除了魏临,所有人都在,不知为何,没见到他人,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
    和魏老夫人寒暄两句,便把自己带来的礼物分给大家,男子大都是文房四宝之类的,女子都是按照各自的喜好。
    姜氏喜欢饮茶,沈云簌选了一套上等茶具,余氏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玉镯子,邓氏和曹氏则是金镶珠花发簪,形状略微不同,一个梅花,一个牡丹。
    曹氏最喜牡丹,这身上绣的,头上戴的,都是牡丹的形状,这份礼物也算投其所好了。
    魏老夫人见了沈云簌的仙鹤图,眉眼弯成了月牙,这幅仙鹤图虽然不大,也知费了不少功夫绣的。
    魏惜则已经把耳衣戴上,要丫鬟拿着铜镜过来,想亲自瞧瞧。
    家宴结束后,也未见魏临回来,沈云簌把给魏临买的狼毫交由林嬷嬷,想带着春罗和妙圆早些回去。
    刚出福安堂,就见一熟悉的身影朝着这边走来,沈云簌停下脚步,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妙圆对春罗道:“咱们俩去落湘院里,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落下。”
    “应该没有……”话还没说完,就被妙圆拽着走了。
    算下来,她和魏临十多日未见了,这期间,魏临差人送来了上次几盒茶叶,又送了两条鱼。
    不知为何,再次见到他,有种就别重逢的感觉,心里犹如一头小鹿乱撞,即便再紧张,也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仪态。
    待到魏临走近,沈云簌恭恭敬敬的行礼:“表哥。”
    魏临上下看了一眼沈云簌,心里略有些小小的失望,方才见了他就停下脚步什么意思。
    上次接沈时尧的时候,可是乐开了花,可见到他呢,却是这幅没精打采的模样。
    “在琉璃巷住的惯吗?”魏临问道。
    这话问的,自己家里怎能不习惯,沈云簌不由的腹诽,但依旧老实作答:“嗯,挺好。”
    站在外面怪冷的,魏临握住沈云簌的手道:“这里冷,我们回北院说话。”
    沈云簌忙抽回自己的手,四周望了一下,好在没什么人。
    “表哥,这于理不合,我该回去了。”
    “时间尚早,你就不想和我在说说话。”
    见到魏临,她心里是挺高兴的,但总感觉随了他的意,是放纵,是沉沦,是不矜持。
    “我带了礼物给你,放在林嬷嬷那了,若有事的话,你可以现在告诉我,若无事,我也该回了。”
    今日进宫,本是可以和其他其他同僚在宫里用午膳,可这样就错过了和沈云簌见面的机会,好在他及时赶过来。
    可从沈云簌的表现来看,她并不期待和自己见面。
    魏临靠近一些,低声问:“你就这么不想见我?”
    “想呀,但如今见到了,我也该回了,表哥,希望你也克己复礼,休要再坏了规矩。”
    克己复礼,魏临轻轻舒了一口气:“好,就照你说的做,那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还不打算回琉璃巷,府里还需要采买一些物品。”
    魏临点头,也不再强求,若再做出违背沈云簌意愿的事,把人给吓跑了,就不值当了。
    其实也习惯她这样若即若离,可就在沈云簌回身之时,瞧见她发间的那枚红豆簪子,本郁闷的心情忽然通透了些。
    回到马车上时,沈云簌遇到了长易,闲聊了几句后,才知魏临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午膳都未来及用,因魏临觉得,见她一次不易。
    沈云簌有些惭愧,也觉得今日对魏临太冷淡了,那些去街上采买的话也是临时找的街口,她很担心魏临想上次那样,再做出肆意妄为的举动。
    魏临回到北院,坐在案桌前沉思。
    长易觉得今日情况不妙,从食盒里端盘子时也是小心翼翼的。
    等他忙完,来到魏临身边,却见他眉眼舒展,嘴角微微勾起。
    “世子,您赶紧用午膳吧。”
    魏临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
    上次听同僚说,这女子若是主动带上男子送的簪子,说明此人已经是她心仪之人。
    他们好些天未见了,她竟然记得戴上自己送的簪子,这说明那日的话记在了心里,也把他记在心里了,她只是略微含蓄了些,并不代表不在意自己。
    与沈云簌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还真让人心头荡漾,神魂颠倒,今日,也算满足了些。
    只听门口一道声音传来:“世子,您赶紧用膳,要凉了。”
    沈云簌回道家中,得知了一件喜事。
    沈时尧接到吏部的调令,由江州通判调任御史台任职,任侍御史一职。
    对沈云簌来说,不管是擢升还是降级,只要沈时尧留下来就好,与庄家的婚事,也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初到御史台,自是许多公事要忙,这个消息,沈时尧交由沈云簌去告之庄家。
    沈云簌十分乐意,也想和这位小嫂嫂早些相熟,带着沈时尧准备的礼品,一大早就去了庄家。
    庄晓仪原本也在忧虑这件事,成婚后,必定要随着沈时尧一起回江州,她舍不得自己的双亲,却也无可奈何,沈云簌递来了消息,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今日,她本是打算去见拜见曾教导她礼仪的岳嬷嬷,既然沈云簌来了,决定带她一起去。
    这位岳嬷嬷在京都城里极有名望,庄父身为国子监司业,官职不高,根本就够不到,但因有恩与岳嬷嬷,便收庄晓仪为弟子,教养她礼仪、花道、茶道。
    马车行至岳家宅院前,沈云簌和庄晓仪下了马车,以此同时,一辆华丽异常的马车也随之而来,并在岳嬷嬷的宅院前停下。
    接着,一位满头珠翠的女子下了马车,此女是南佳县主。
    在看到沈云簌与庄晓仪时,南佳县主也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自上次沈云簌被魏临带走,她就未再去叨扰过,那日也看得出,魏临对她的行为很不满,她也不想再自讨没趣。
    第45章 第45章
    ◎宫宴◎
    “南佳县主。”沈云簌和庄晓仪一起行礼。
    “哎呀, 还真是巧啊,想不到在这里也能遇见你们,沈姑娘, 听说, 你从镇北侯府搬出去了?”
    “是, 房子已经修葺好了。”
    南佳县主是被郡王妃催促来到, 前些日子,岳嬷嬷被请到了宣王府, 亲自教习南佳县主礼仪, 虽说磨合不断, 但初见成效。
    岳嬷嬷离开前, 给她布置几样任务, 今日,便是献功课的日子,若今日能够过关,那么她以后就不用天天学习繁琐的礼仪和无聊的插花。
    三人一起来岳家宅院, 跟随老仆来到厅堂。
    得知庄晓仪最擅长插花,南佳县主临时讨教起来, 说话间,岳嬷嬷进了厅堂,看着整齐的三个,并无无异议,只让身边的老仆准备考核的材料。
    因沈云簌不请自来,庄晓仪带着她来到岳嬷嬷前见礼。
    “嬷嬷, 今日我自作主张, 多带了一个人来, 她也十分喜欢插花, 也想来瞻仰一二。”
    岳嬷嬷笑着说道:“既是喜欢,当然可以过来,我记得你,我们在翠园见过。”
    “嬷嬷好记性。”沈云簌道。
    南佳县主也恭敬的献上自己摘录的小楷,岳嬷嬷看了以后道:“县主这字体进步很大,看到出是用了心思的。”
    对南佳县主来说,这句肯定来到实属不易,为了学规矩,可没少被岳嬷嬷打手心。
    接着,三人开始插花,沈云簌用了竹叶和白梅花,庄晓仪选的则是水仙花,南佳县主选的话就多了,红梅花和白梅花,还有松竹与山茶花,以及一些枝条和残荷。
    对于插花,南佳县主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心得,可瞧着两旁的沈云簌和庄晓仪,越发觉得自己插的话十分难看。
    抬眼看了看岳嬷嬷,她一手撑着脑袋,似乎在闭目养神,于是看向庄晓仪,求助道:“你看我插的花如何?”
    “你的花太多了,要去掉一些,颜色也是要讲究的,最好以一种颜色为主,其他都是作为辅助,选一根细长的枝条延伸,更能体现插花的柔美,在根据花的形状判断,或直立,或倾斜,或下垂。”
    若以前,她必定是听不懂这些,可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已经明白这些术语,她重新选了一株山茶花,搭配一根细长的枝条,再用松枝枝作为点缀。
    南佳县主对今日的作品十分满意,岳嬷嬷看了以后,也表示赞赏。
    “插花是有许多讲究和学问的,不要小看了它,我知县主不喜欢这类事情,但若你能耐着心思钻研,必定会慢慢喜欢上插花的。”
    岳嬷嬷又看了看沈云簌的插花,
    “白梅花与竹叶十分相配,素净雅致,只是这瓶子不大适合,瓶身太花哨,有些多人眼球了。
    “谢嬷嬷赐教。”
    庄晓仪的自是无可挑剔,岳嬷嬷满意的点了点头:“今日就到这里吧,南佳县主,你的功课已经结束,往后在府里多多研习便是。”
    “嬷嬷,我煎茶的功课不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