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文学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21节

      这么小下乡来能干什么?这不是添乱吗!大队长无奈的摇摇头,背着手走了。
    二队的郭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他对韩小英也十分不满意。
    大队长分了个孩子给他们,不能干活还得搭个人看着,这是什么事儿啊!
    被嫌弃了,韩小英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拿着领到的锄头,跟着肖兰去了玉米地。
    五月份,地里的玉米苗有手掌那么高了,正是需要除草的阶段。
    除草这活韩小英前世干了二十多年,上手就来,不过她还是要装装样子,不然很容易让人怀疑,她一个城里长大的姑娘怎么会干庄稼活?
    她佯装学着肖兰的姿势握着锄头,弯腰弓背的,姿势夸张得让人忍不住发笑。
    “小英啊,你稍直起来点儿腰,锄头的长短你怎么舒服怎么拿,不然像你这样,一条垄没铲完腰就累折了。”肖兰在一旁耐心的指导着。
    她不怕干活笨的,笨可以慢慢学,总能学会,她就怕是个偷奸耍滑的,让你又气又无计可施。
    “点长,我没铲过地,你别笑话我。”韩小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生产队上工早,这会儿太阳还没升起来呢,地里并不热。
    “谁也不是一下子就会的,你不用着急,跟在我后面慢慢学。”肖兰干了四年的庄稼活,跟村里最能干的女人比也不差什么。
    “嗯,我会好好学的。”韩小英调整了一下握锄头的姿势,跟在肖兰身后,动作一点点的变得协调起来。
    她现在还是太瘦弱了些,虽然在田家好吃好喝的养了一个多月,可体力跟同龄人比还是有些差距。
    不过她不跟肖兰比,只要挣的工分够她分口粮就好,她可不想成倒挂户,反欠生产队的。
    肖兰时不时的回下头,见她一直在远处跟着,速度虽然慢了些,但草除得很干净,也没有伤到玉米苗,还不错。
    她感觉韩小英很能吃苦,人看着也老实,家里条件瞅着应该不是很好。
    玉米地的垄很长,每条垄有三四百米,一条垄除完,肖兰刚停下来直直腰,跟她熟稔的两位大嫂便凑了过来。
    第25章 老熟人
    凑过来的两个大嫂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媳妇儿, 刚嫁人没几年。
    其中穿蓝衣灰裤的叫张翠云,是大队长刘清福的大儿媳妇,娘家是宋家堡七队的。
    另一个身材瘦消颧骨有些凸出的是阮荷花, 老贾家的儿媳妇,隔壁村嫁过来的。
    这两人因为年龄差不多, 又是同一年结的婚, 平时经常在一起上工,明面上关系还不错。
    说起来她们还是韩小英的老熟人呢。
    这个张翠云是韩小英前世的叔伯大姑姐,是她结婚的媒人,因为张翠云的主动介绍跟大力撮合前世她才嫁到了老张家。
    而阮荷花呢, 是她妯娌贾大芳的娘家嫂子,一个能干又很刻薄的女人, 前世没少在贾大芳背后出主意,欺负她们孤儿寡母, 顶不是个东西。
    韩小英撇了她们一眼,这两个人一向是狼狈为奸,凑到一起就没好事儿,不想搭理她们。
    她低头继续除草, 她马上就要除到地头儿了。
    就听张翠云“啧啧”两声后,对肖兰说道:“你们新来的这个小知青, 瞅着瘦瘦小小的, 还挺能干的哈。”
    “可不是, 我也没想到她这么能干, 还以为她坚持不了多一会儿就得哭鼻子呢。”肖兰说笑着,韩小英比她刚来那会儿强多了。
    她跟张翠云是早就认识的, 只是平时没什么往来, 不过倒不耽误她们闲说话。
    “她看着像是个能吃苦的, 今年多大了?”张翠云打听道。
    韩小英的年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肖兰就如实说道:“十五了,是我们知青点最小的一个。”
    一旁的阮荷花眨巴着小眼睛,盯着地里的韩小英,直勾勾的瞅了半天后,脸上露出一抹鄙夷。
    这还城里来的呢,咋丑成这样?都不敢她家小姑子长得俊俏,黑不溜秋的,不会是刚打灶坑里钻出来的吧?瞅着家里条件也不咋地。
    于是阮荷花就随口说了一句:“十五也不小了,过个三两年的也该嫁人了。”不过丑成样儿,估计以后嫁人也找不到什么好婆家。
    听阮荷花提到嫁人这茬,张翠云眼睛闪了闪,心思活络起来,她问道:“荷花,你家小姑子前阵子不是相看了吗?咋样啊,成了没呀?”
    阮荷荷摇摇头,“没成,大芳嫌人家个头矮长相不好看,不乐意。”她家有两个小姑子,大的十九,小的也十七了,都到了该相看的年龄,她婆婆最近正紧着叫人给打听着呢。
    只是大芳挑剔得厉害,接连着相看了几个对象都没成。
    张翠云一听没成,立马试探着说道:“要不我给大芳介绍一个?保证个头高,长得也不丑,成分好,人还能干。”
    阮荷花:“翠云嫂子,你说的人是谁呀?”
    张翠云贴到她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几句,肖兰一个没出嫁的大姑娘,没兴趣听她们保媒拉纤的这些事儿,接着铲地去了。
    韩小英这时候刚好铲到地头儿,张翠云跟阮荷花也说完悄悄话了,没理会韩小英。
    韩小英跟她们也不熟悉,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喝了几口自带的凉开水,略歇了歇继续干活去了。
    一上午,韩小英铲完了三垄玉米,比肖兰正少了一条垄。
    下工时计分员给她记了三个工分,然后十分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很明显,没想到她瘦瘦小小的,还挺能干的。
    二组的郭队长,也对她是刮目相看,这小知青看着小,也不是没什么用,至少能养活自己。
    还有新来的几个男知青也都不错,都挺安分的在干活,上午没出什么幺蛾子。
    就是那个谭雅婷上工就状况不断,半上午都没坚持下来就摔锄头不干了,说是她手给磨出两个大泡,疼得拿不住锄头。
    不上工就没有工分,没工分到秋就没有粮食,谭雅婷才不在乎这个,她有钱有票,不上工也饿不死。
    可大队长发话了,宋家堡不缺养身板的娇小姐,不干活就把她退回去。
    七队的小队长就安排谭雅婷跟一帮婶子大娘们去麦地里拔草,哪怕她一天只挣一个工分也行,反正不能闲着。
    谭雅婷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周文静比谭雅婷稍强一些,但是不如韩小英能干,上午勉强记了两个工分,人也蔫蔫的,没精打采的。
    韩小英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毕竟十五岁的她一次也没摸过锄头,只是她比较别人能忍,累也不会吭声,吃饭时她嘴里使劲嚼着玉米饼子,胳膊酸得筷子都拿不起来。
    几个新来的男知青也是,在夹凉拌野菜时手都是抖的。
    肖兰看着他们,笑着安慰了一句:“你们这是刚开始上工,等过些日子习惯了就好了,那个谭雅婷你会做饭吗?”
    “我不会。”谭雅婷累得饭都没怎么吃,坐在一边发呆。
    “周文静你呢?”肖兰又转头问周文静,“你要是会做饭的话,明天就开始排班做饭吧,让陶永芳带着你。”知青点做饭也是排班的,两个人一组。
    “行。”做饭周文静还是会的。
    “韩小英跟柳玉洁一组,我带谭雅婷,男知青要负责挑水跟抱柴火,还要抽空打理菜园子,大家都没意见吧?”昨天她没顾得上说这些,今天才开始安排。
    众人摇摇头,表示没意见,知青点是集体的,大家都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没什么好推脱的。
    下午的太阳有些大,玉米地里哪有什么阴凉,韩小英随身带了条湿毛巾,铲地的时候顶在头上,省得被太阳给晒晕了。
    周文静有样学样,别说还挺管用,就是不如草帽戴着方便,可惜草帽她们没来得及准备草帽,谭雅婷倒是跟村里人换了一顶旧的。
    庄稼的第一遍草锄完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这期间还下了场雨。
    下雨天不上工,韩小英就去村里找木匠做了个带锁扣的箱子。
    箱子看着小巧玲珑,只有四十公分宽,可以放到脚下,她个子小,不用担心睡觉时伸不开腿。
    周文静跟谭雅婷东西比较多,就各做了个略大一些的,放在炕梢。
    韩小英还抽空写了几封信。一封写给金凤,跟她打听了一下家里的事,还有两封是分别写给刘秀娥跟田姥姥的,跟她们报个平安,最后一封是写给她大姐韩小云的。
    她大姐下乡三年了,人在通城的建设生产兵团,一直没怎么跟家里联系过,她妈没少骂她大姐是白眼狼,不孝女,因为她大姐下乡以后没给家里邮过一次钱。
    可她妈也不想想,她大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只身在外,再挣能挣多少钱?家里不给她补贴,她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还奢望什么。
    通城离定城是比较远,离她这边只有几百里地,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韩小英把所有信写好,放到提前准备好的信封里糊上,大队长去公社开会时,顺便就帮忙给寄走了。
    不止她,村里有些老人甚至连公社都有没去过几趟,有事就找大队长代劳。
    第一遍地铲完没多久,端午节就到了,生产队放了半天假。
    肖兰领着女知青和面包饺子,面是知青点最后一点细粮,留了很久,一直没舍得吃。
    过节拿来包饺子,人多面少不够吃,还掺了两碗玉米面。
    饺子馅是野菜鸡蛋的,还有跟村里人换来的两把韭菜,虽然没肉油也少的可伶,但吃着感觉还挺鲜香的。
    大伙难得改善一顿,连一向挑嘴的谭雅婷也吃了不少,韭菜鸡蛋还是她跟村里人换的呢。
    “韩小英,你年龄也不大,怎么什么都会样?”铲地,做饭,不管干什么都像模像样的。
    吃完饺子没事儿,女知青们在一起闲聊天,谭雅婷看着韩小英,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在家的时候干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韩小英含糊的说道,做饭干农活,她有二十多年的经验,能不会吗。
    谭雅婷这人平时是比较高傲,不过吃喝上挺大方的,加上长得漂亮,家境还好,在一众知青里很是惹眼。
    这不刚来半个月,身边就出现了好几个追求者,一个个都抢着帮她干活不说,过节还有人主动送好吃的,不过她是从来不收的。
    可尽管不收,村里还是有了不少闲言碎语了,说什么的都有,还很难听。
    什么狐狸精,不要脸,一起扒着好几个。
    娇滴滴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娶回家还不得当姑奶奶供着。
    谭雅婷气得跟那些长舌妇干了好几回架了,不过她赢的时候很少。
    实在是村里的女人都太彪悍了,她一个没结过婚的小姑娘怎么可能是对手,在吃了几次亏后,她就学奸了,再也不跟那些人硬碰硬正面冲突了,尽量忍着,慢慢的连脾气都变了很多。
    第26章 愣住了
    下午不上工, 男知青们上山了,韩小英她们几个新来的女知青没跟着去,肖兰就领她们在村子里随便溜达溜达。
    而村子里人最多又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村口的供销点了。
    宋家堡依山傍水, 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出行不便, 村里人平时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 都要跋山涉水的,走上几十里路去镇上的供销社买,十分的不方便。
    村里前年就成立了供销点,居家过日子的东西, 现在在村口的供销点就能买到。
    说是供销点,实际上就是一间小平房, 里面放了一排货架子,货架子前面又围了一圈玻璃柜台, 村里安排了两个识文断字的售货员守着。